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21|回复: 7

修行路上多险滩没有善知识很危险

[复制链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发表于 2023-1-20 17: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12-13 19:17 编辑

修行路上多险滩没有善知识很危险
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巴利语kalyanamitta。音译作迦罗蜜、迦里也曩蜜怛多。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
学佛修行,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入门者,一定要对善知识紧紧跟随,其实修行的旅途是非常之险,为什么这么说呢?
《旧华严经》卷三十六离世间品说有十种善知识,即:
一、能安住菩提心善知识;二、能令修习善根善知识;三、能令究竟诸波罗蜜善知识;四、能令分别解说一切法善知识;五、能令安住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六、能令具足辩才随问能答善知识;七、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善知识;八、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萨行心无厌倦善知识;九、能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十、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善知识。
《摩诃止观》卷四下载,善知识有三种:
1)外护,指从外护育,使能安稳修道。
2)同行,指行动与共,相互策励。
3)教授,指善巧说法。在《俱舍论颂疏》卷二十九载,与法者为上亲友,与财、法者为中亲友,仅与财者为下亲友,以上称为三友。据《华严经》(探玄记)也举出人、法、人法合办等三种善知识。
《华严经》(探玄记)也举出人、法、人法合办等三种善知识。据《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常啼品载,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法及一切种智而使人欢喜信乐者,称为善知识。据《四分律》卷四十一载,善亲友须具备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思能思、密识相告、递相覆藏、遭苦不舍、贫贱不轻等七个条件,即所谓善友七事
何故名为善知识耶?据《大般涅槃经》云:“善知识者,能教众生远离十恶,修行十善,以是义故,名善知识。又复如法而说,如说而行,自远十恶,亦令他离,自行菩提,亦令他行,名善知识。又自行施戒闻慧,亦令他行,名善知识。又不能自乐,常为众生,不讼他短,常说善事,名善知识。如大船师,善渡人故,诸佛菩萨亦复如是,度尽众生出生死海,名善知识。”
《瑜伽师地论》里讲到,善知识有八种标准:“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第一,安住禁戒。要持戒清净,守戒律,身语意三业对戒律没有亏损,因为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如《四分律》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如《华严经》说:“如佛所说,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调伏令他调伏,无有是处。”其根本是五戒十善,五戒为: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十善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悭贪、不瞋恚、不邪见。
第二,具足多闻。要对很多的佛法都能够通达,能够受持。因为要教别人的话,跟单单自修不一样,需要广泛地了解所教的对象,对佛法经论都有清楚的认知和把握,才能帮助引导别人。
第三,能有所证。要在佛法上,特别是在禅定、智慧上面,要有一定的修证、证量,这样才能深入地引导别人。
第四,性多哀悯。要对众生常常起慈悲怜悯之心,有慈悲怜悯之心才会去帮助众生、救度众生。如果没有,就不会愿意管别人。
第五,心无厌倦。要对弟子们的教导不怕麻烦,不辞辛苦,能够善于引导、鼓励,宣说正法,内心里面从来都没有舍弃过弟子,没有厌倦。做为善知识要教导弟子,对弟子的法身慧命负责任,就不能有厌倦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2-3 16: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12-13 19:17 编辑

第六,善能堪忍。只有善能堪忍才能做到瞋不报瞋、打不报打、骂不报骂。人家骂你,你不还口,人家打你,你也不还手。在《梵网经》里面讲难忍能忍,只有这样才能度众生。因为度众生要度六道有情,豺狼虎豹等等都要度,那些暴恶的有情要把你吃掉时,你不仅不恨它,还想着要度它,这才是菩提心的体现。
第七,无有怖畏。无有怖畏是指宣说正法的时候内心没有怯劣,因为这是为了弘法,弘法为家务,利生是事业。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无有怖畏?谓处大众说正法时,心无怯劣,声无战掉,辩无误失,终不由彼怯惧因缘,为诸怖畏之所逼切,腋不流汗,身毛不竖,如是名为无有怖畏。”
第八,语具圆满。要能把佛法讲得非常清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家很容易懂,能够理解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才能够引起听者听法的欲望。
《弥勒请问经》云:“弥勒当知声闻缘觉及无上佛陀之解脱,彻见诸法之智能,皆来自依止善知识。弥勒,当知众生之一切利乐皆源于自之善根,彼亦来自善知识。”
《华严经》中说:“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的摄持不会堕入恶趣;由善知识的教导得以出离世间;由善知识才能得到恒时不离菩萨的无忘失妙行;由善知识得以成就菩萨的一切稀有妙行;由善知识才能依靠正觉之道断除业惑障碍,出离生死大城到达清净解脱之地。
《华严经》不动优婆夷章)云:其有修行善知识教,诸佛世尊悉皆欢喜。其有随顺善知识语,则得近一切智地。其有能于善知识语无疑惑者,则常值遇一切善友。其有发心愿常不离善知识者,则得具足一切义利也。
《华严经》德生童子有德童女章)云:“善知识者,长诸善根,譬如雪山,长诸药草。善知识者,是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纳众流。善知识者,是功德净法生处,譬如大海,出生众宝。善知识者,能净菩提心,譬如猛火,能炼真金。善知识者,出过世法,如须弥山,出于大海。善知识者,不染世法,譬如莲花,不着于水。善知识者,不受诸恶,譬如大海,不宿死尸。善知识者,增长白法,譬如白月,色光圆明。善知识者,照明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善知识者,长菩萨身,譬如父母,养育儿子。以要言之,菩萨摩诃萨若能随顺善知识教,得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功德等。”
《大乘四法经》中说:“菩萨尽形寿乃至遇到丧命的因缘,毕竟不得舍离善知识。
《略论》认为,不如法依止善知识,会感得如下过患:一、轻蔑师长过同轻佛;二、违逆师意断坏善根;三、修殊胜法难得悉地;四、勤习经教种地狱因;五、功德难生已生退失;六、常为不如意事困扰;七、后世堕落无边恶趣;八、多生难遭遇善知识。
《华严经》中云:“犹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善知识就如黑暗中的灯炬一样,照亮修行人的道路。或依善知识引导开示的灯光,能见到自心无明黑暗中隐藏的佛性宝藏。若无善知识指引教授,纵使绝顶聪明,竭尽其智力,也无法了知佛法的少分。何以如此?因佛法深奥广大,远非世人以世间智识所能窥测,所以必须依止善知识。
万法不离其心,就看自己的菩提愿心,怎么去庄严了。善根、褔报、因缘成熟了,得遇到善知识引导,一定要虔诚依止修下去,你才能把佛法圆融无碍。
《圆觉经》云:“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2-3 16: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12-13 19:18 编辑

成佛之路对于一般的学佛者而言是很陌生的,是一条没有经历过的心路历程,从那里开始,到哪里结束,中间会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有一个向导作指引,善知识能够引导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往前走,使我们不会迷路,这是很重要的。否则一个人走,哪怕你手里拿着地图,也有看错的时候不能保证不迷路,也不能保证你不绕弯路一直走下去。如果是一个有修行经验的过来人,那么你跟着他修,就不容易走错了路。
所以说地图只能告诉我们大概的轮廓,但是一些很具体的问题,在地图上面是看不清楚的,详细的地址地图上也无法标明,就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引导。
我们不论是出家还是在家学佛的,都要依据佛经,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必须在善知识的引导下,才能够正确的进行修行,否则三藏十二部经与大藏经那么多、那么厚,如果自学的话,从哪里开始?怎么学呢?是没有办法很好地深入法门修学的。名师、善知识就是佛法和我们之间的桥梁,真正要体悟佛法,善知识犹如一条路、一座桥梁,顺着他的指引,能够到达涅槃的彼岸。
善知识能够将博大精深的佛法理论体系与浩瀚无涯的佛经善巧地、深入浅出地、契理契机地对我们进行引导,让我们能够明白佛法和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学习佛法的下手处,以及怎样用功。所以很多经典都提到善知识的重要性。
如果有好的善知识,能够将佛法分类地对我们进行引导,让我们不会迷失在浩瀚的法海当中,否则,身处其中难免迷失修学的方向。在《宗镜录》说:“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表面上的文字意思,我们可能看得懂,但是文字所指的修行内涵,却不一定能够体会到,甚至有时连文字的意思都会理解错。
我们内心的体会必须要得到善知识的印证,同时心中的疑惑也必须通过对善知识的请益来得到解决。而在善知识的摄受教诲之下,很快就能将佛法的要义领纳在心中,所以祖师比喻说,亲近善知识如果能够做得好,得到佛法的心要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我们在人生漫长的学佛历程中,选择、亲近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我们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坚定自己的信心,在善知识的提携呵护下,建立起正确的修行知见,然后精进用功,才能一步步走向解脱的大门。
修行佛法最可怕的东西就是邪知邪见。简单来说就是什么呢?交到恶的道友,跑到错误的寺院道场,碰到恶的知识,这个统统叫做邪见,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苦口婆心的劝导他,却始终不能回头,永远无法入于正知正见。若是遇到邪知邪见,今生不可能成就。
尤其在末法,正像《楞严经》上所说,我们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形式上是个寺院道场,可是寺院道场里没有教育,你错认了福田。你去了也得不到利益,你不能怪佛讲错,佛没讲错,是你自己粗心大意,把仿冒的东西当作真货,这要怪你自己,因你自己对佛法不了解,所以不识货,结果让自己吃亏上当。
当今末法时期邪师说法,使我们修行人防不胜防,一但离开了善知识,就很容易误入歧途,迷失方向。就如同孩子对父母的相依,要是离开父母就会被骗子带走。很可怕的。所以千万要擦亮眼睛,一步走错失足千古恨。
我们抉择善知识,必须要有一个标准,若是不知道抉择善知识的标准,仅仅通过自己的经验分别,通过世俗的标准,那是很难找到一个清净如法的善知识的。而一旦善知识的依止产生了错误,那我们在佛法修行路上就是从光明而走向黑暗,一生学佛,非但解脱无望,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堕落,正所谓以盲引盲,相继入火坑。由此可知,善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佛陀和祖师大徳们也是三令五申,再三强调,善知识是我们成就的全部因缘。据《法华经》上说:“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以引导令得见佛。”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见佛,见到我们的自性佛——那完全是由善知识的力量而引发的。所以善知识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2-3 16: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12-13 19:18 编辑

不只是修行人,就是世间人想学习一个世间法,比如医术、木工等等任何一门技术,都需要一个良师去教导。如果你碰到一位非常好的师傅,有良师教导,你可以避免很多险途,而且还会少走很多弯路。
而佛法上的修行,没有善知识就一无是处。因为无始劫来,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是用世间法,用无明,用贪瞋痴在熏染自己,内心一点佛法的影子都没有,我们没有一点经验可循,所以只有依靠善知识才能拨云见日,找到我们本来的面目,正所谓: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
所以我们修行佛法,善知识非常的重要,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应依据佛经与佛陀的遗教,在依据祖师大德们的论著,而善知识也不局限于出家人,如观世音、文殊、普贤菩萨都示现的在家像,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的人都是法身大士,都是《金刚经》所称的诸佛如来,而这五十三位中以出家身份示现的只有五位,其余的全是在家身份,而且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所以说善知识也不局限于出家人,也可以是所有成就者、所有的过来人,都是我们的善知识。这就是我们佛教所说的“人依止“法依止”。
若没有善知识的引领,我们如何能够在一望无际的佛法海洋中找到方向?这样也正如现在很多人学佛多年,却得不到佛法的核心要领,结果呢,佛法是佛法,自己是自己,问题是问题。作为修行人,能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完全依仗善知识的引领。
为什么善知识对我们学佛来讲如此的重要呢?我们打一个比喻,就像我们人生病了,如果你没有医生,你也知道有很多药,但你拿什么种药来吃呢?怎样下手来治自己的病呢?佛陀讲了八万四千法门,你也不知道哪个法门适合自己?那你怎么办?其实善知识就好像是医生这样的一个角色,他可以对你的病情诊断,而且给你配药。
末法时期的众生,去佛渐远,就是离开佛的时间渐渐地越来越远,虽有圣贤人们出现于世,但众生由于失去教化的时间越来越长,很难受法。即便有贤圣应世,也只能选择隐居的生活,使如来正法逐渐淡出,邪法自然增胜,增胜之邪法犹如炽烈之火,使诸多想求解脱的众生,不知该求什么样的人来指导?该依什么样的法?该修什么样的行?该除去什么样的病?该怎样发菩提心?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骄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六道里面人的寿命不长,得人身的机会非常困难。人身的获得是多劫多世修积善业的结果。
我们从诸多途径了解到,包括越来越多的灵媒信息,三恶道众生想要得到超度非常困难。因为没有人身这个依托,更没有人间这样可以接触到佛法的方便条件。相比较而言,人间听闻佛法的机缘很多。
六道里头除了人道之外,寿命都很长,因此佛常常叹息人身真正难得。为什么特别说人身难得?因为六道里面能闻佛法,能够觉悟的,确实人道是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2-3 16: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12-13 19:20 编辑

其它的五道中:天人乐多苦少,把生死大事忘掉、疏忽了,这是富贵学道难的原因;阿修罗的好胜心、嫉妒心、瞋恚心特别重,这三样东西障道,所以他修道非常困难,如果这三种心重,就是修罗,据《楞严经》讲,阿修罗四道都有,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里有,只有地狱道没有修罗,我们如果在一切顺逆的境界里面,没有争强好胜的心、没有嫉妒的心、没有瞋恚的心,决定不是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昏昧太多的苦,这也是修行的障碍,昧则不能辨别是非,多苦,障碍修行。
古德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明师难遇,善友难逢。善知识是很难遇到的,一定要学会珍惜。善知识的一两句话,可能会影响和改变我们一生,并将我们引导至光明觉悟的彼岸。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是有限的,你也不知道无常先到来,还是你解脱以后才无常来临。这个是充满未知的,所以我们要跟自己的时间赛跑,把这件事情做好,你就会得到无量的功德。
以前阿底峡尊者也说:对修行人来讲,所有怨敌当中,恶友是最可怕的。所以,噶当派的很多修行人都把恶友当作尸体那样来舍弃,根本不会亲近。
持明无畏洲尊者曾这样说:真正的善知识比黄金还罕见,而造恶业的恶友时时都损坏、耗尽我们的善根,故祈愿三宝加持不要遇上恶友,更不要离开殊胜的善知识。
既然如此,那很有可能在遇到恶友时不需要很长时间,也许是一刹那、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半年,就会把你拉下去,或者自己主动在别人面前投降。
所以,对佛教有邪见的人,一定要拒之千里。否则,在眼花缭乱的外境面前,我们根本没办法抵抗。就像一个孩童,最好不要让他单独出去,否则很难面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因为他的心并没有成熟。
有一次,尊者阿难从禅修中起来,去见佛陀报告他的心得:世尊!我刚才在禅修中这样想:如果能有善知识的引导,解脱涅槃的修行就完成一半了!
佛陀指正尊者阿难说:不要这么说,阿难!为什么呢?因为有善知识的引导,必能圆满完成清净的修行。
我也是因为有善知识的助益,才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然后成为他人的善知识,教导众生以『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向于舍』修七觉支、八正道,度化无数深陷于生、老、病、死的众生,让他们超越而免于生、老、病、死的。
又,阿难!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能跟随善知识修学,就有助于信、闻、施、慧等德行的增长与成就,就像月亮从初一到十五渐渐地变圆、变亮一样。由于跟随善知识修学,有这样的方便与利益,所以说,具足善知识,是全梵行者。
学佛一定要有善知识的指导。有的人会抱怨,说我找不到善知识和好的寺院、道场。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善知识。佛陀时代有,现在一样有,而且很多。
善知识多如牛毛,那为什么看不见呢?这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了,业障重,福报不够,人格不健全,看到这个人也不好那个人也不好,不看好的一面,就看坏的一面。看来看去,每个人都有缺点,就自己没有缺点。如果这样子,你怎么能遇到善知识呢?
只要你真正发心修行,一定有佛菩萨加持你、龙天护法护佑你,指引你该往那里走。这个是很自然的。如支提山是怎么被发现的,就是唐朝的元表禅师,他听说东南方有山,山上有天冠菩萨在说法。那至于山在哪里呢?这时就有心王菩萨托梦给他,说你往沿海走。他走到了宁德,山上有个洞,这个洞就是著名的那罗延窟。他一个人就在山上修苦行,拜《华严经》。拜了整个山洞放光。后来大家就知道了,这个是天冠菩萨道场。
人要真正修行,有三分道心,佛菩萨就会加持你,龙天护法也会护佑你。一个地方能出一个真修道人,护法神比人还积极,都会统统跑去供养你、护佑你。
就像《法华经》说,释迦佛成道以后,梵王天和帝释天就赶紧跑去供养,他们本来在甚深禅定之中享受喜乐,现在都不要了,就带着宫殿,还有几万眷属去供养释迦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2-3 16: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12-13 19:20 编辑

所以有的人会轻慢天道众生,说天道也会堕落,不安全。那要看哪一层天,二十八层天中,如果到忉利天,那也是不错的,佛也经常去说法。而且忉利天也非常护持佛法,护持修道人。
《无量寿经》记载:“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人身难得佛难值,信慧闻法难中难。《圆觉经》告诉我们,凡夫想要得成圣道,首须寻求正知正见的人。经云:“末法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
善知识没有固定的界限,善知识不局限于出家众,而是对已在修学路上,对佛教经典知识丰富的修行人;在佛教界称之为“善知识”指的是良师益友,能够为大众传递佛法,能帮助众生得到解脱一生成就,皆可称为善知识。
出自于儒客圣师孔子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如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他以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出发,经文殊菩萨的指引,明白了人生的道路,要发菩提心,造福人间,利乐有情。以此为宗旨,不辞千辛万苦爬高山﹑飘大海﹑闯王宫﹑进民窟﹑上刀山﹑下火海参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识。无论是大到国王﹑大臣﹑航海家、商人、音乐家、医药家,小到外道、老人、小孩、男子、女子等他都一一去参访。
学佛与出家,在家是平等的,无论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都没有两样。这个事实可以在《华严经》末后一品的“五十三参”见到。
这五十三个人都是法身大士,都是《金刚经》所称的诸佛如来,而这五十三位中以出家身份示现的只有五位,其余的全是在家身份,而且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他们都能作菩萨、作佛,所以是完全平等,没有差异。
出家与在家不同之处何在?那是个人的选择,正如在社会上,你读书选择学科,有人喜欢读文学,有人喜欢读哲学,随个人爱好去选择。踏进社会后,社会里面有各行各业,也任凭你自己去选择。
出家也是社会中的一个行业,这个行业就是续佛慧命,教化众生,用现代话来说,佛教是教育,我选择佛陀教育这个行业。既然选择这个行业,就要担负起佛教教学的工作,使佛教教育能延续发扬光大,这个工作就做得很圆满了。
出家与在家——有人认为要修行一定要出家,或弘扬佛法是出家人的责任。
其实从大乘的义理看,在家与出家为因缘或愿力的区分,不是修行能否成就的界线。像《胜鬘经》里的胜鬘夫人、《维摩诘经》里的维摩诘居士、梁武帝和傅大士、唐朝的白居易和裴休、清朝杨仁山、民初欧阳渐,还有近年的夏莲居、李炳南、赵朴初、南怀瑾老师等等人,都是相当杰出的在家修行人和弘法人。
现在的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菩萨像,除了地藏菩萨现出家相外,其余如文殊、普贤、观音等都现在家相。
小乘以出家为重,因此说出家得阿罗汉果,在家最高证阿那含果;大乘以居士为多,因此说在家菩萨所入不思议境界,非小乘声闻能知。
崇出家而抑在家,实有失佛法平等的真义;崇在家而抑出家,也恐非佛陀之本意,且易流于低级的民间信仰,或只重学术研究,不重实际修持的世间知识,沦为文字的游戏。应该说在家与出家平等,才是大乘佛法的特征。
现在末法时期佛弟子们应遵守“四依法”,修行不会走邪路;在迦牟尼佛灭度的时候,教给我们弟子四依法: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义不依语;第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第四、依智不依识。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学佛修行如果亲近的是恶知见、邪见、外道见的人,久了以后,就会分不清楚什么是佛陀的正知、正见、正法,特别是初学佛法的人,刚进入佛门什么也不懂,他们是没有能力去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善知识、什么是恶知识?恶知见、邪见、外道见就像散播在空气中的病毒,肉眼看不到,我们亲近一个法师或老师,这个法师或老师如果没有正知、正见,讲的是相似佛法、外道见、邪见,不是佛陀正知、正见的正法,那你就麻烦大了,就像一个人感染到病毒,每天病毒都会增加一些,久而久之,中毒太深,这个色身就会死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2-3 16: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12-13 19:21 编辑

同样,亲近到恶知见、邪见、外道见的人,会导致我们的法身慧命死亡,法身慧命死亡,则生生世世都是恶知见、邪见、外道见,将来就会堕入到三恶道里受苦的,难得投生上来以后又是恶知见、邪见、外道见,然后又堕入到三恶道里,轮转不停,无有出期,因为,他们生生世世都没有种到正知、正见的因,所种之因都是恶知见、邪见、外道见,这样就会继续掉进去,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冷静,我们要是落入到恶知见、邪见、外道见,就像感染到病毒一样,有一天会要了你的法身慧命!
所以,听了《楞严经》《楞伽经》,应当能够分辨什么是正信,什么是邪信,什么是迷信。那么正信、迷信、邪信都有来自宿世的善根的福报。
有没有拥护正法,如果有拥护正法,当然就方便入于正信,那么迷信和邪信从经典里面讲,都是后天邪知邪见邪思所教导的,所以有时候也不是教导人的问题,受教的人有没有那个宿世的善根是个大问题。
《大方广三戒经》《大般涅槃经》等载,佛陀在世,尊者曾随侍佛陀二十年,曾读诵十二部经。出家后,断欲界之烦恼,得第四禅定。后因亲近恶友,认为无涅槃之法,起否定因果之邪念,且对佛陀起恶心。
佛陀住在王舍城的时候,有一天夜晚,为帝释天阐说佛法精要。根据当时的习俗,弟子应服侍师父睡下后才能休息。尊者见佛陀久说不倦,心生恼恨。他想起王舍城中,若有小孩啼哭不止,父母便吓唬说:“再哭就把你交给薄拘罗鬼。”于是,对佛陀进行恫吓:“快回禅堂去,薄拘罗鬼来了!”受到佛陀的叱责。
其后,佛陀经常为善星专门说法,但他仍恶心不改,遂以生身堕入阿鼻无间地狱,故称阐提(即不成佛之意)比丘。经地狱之苦,尊者幡然悔悟,改恶从善,勤修梵行,证得阿罗汉果。
所以,在佛身旁的人,都不一定会听佛的话,那是个人善根福德因缘正信是非常重要的,佛没有办法决定你的命运,佛只能给你增上缘,那么要怎么样避免迷信跟邪信呢?那就避开恶知识、邪知邪见,以如来正法为主。
虽然佛法还存在世间,想要学佛的人,还是要有善根、福报、因缘,才能接触到真正的佛法,并从佛法中受益;不然我们对佛法毫无所觉,对自己也没有用。
就好像虽然太阳出来了,但对于盲人来说,依然生活在如同黑夜一般的世界里;又好像走在沙漠中非常口渴的人,如果来到河边却不去喝水,也没办法解渴。因此,首先要有机缘,然后自己也愿意接受佛法,追随“佛”和祖师大德的话,才会真正得到法益。
朴初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最重要的工作,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能登台讲经讲课的中青年弘法人才。
佛教是教育教学,既然是教育教学,没老师怎么教学?没有老师教学讲课,学生们(学佛的人)就靠自学,不自学的就搞迷信,搞形式,妄求,妄念。盲求,盲念。
因为实际中讲课的法师和老师少,把佛教搞成教育的学生只能听网络道场法师和老师讲课,听播经机,看碟片法师和老师讲课!
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深层的原因:佛教是教育,为什么演变沦落成宗教,沦落为迷信?神圣,庄严,伟大的佛教搞成低级,卑微,庸俗的迷信!
实在令人痛心!原因是佛教弘扬正法的优秀讲课人才太少了和弘扬佛法的寺院道场也太少了,所以令邪法邪师和迷信有可乘之机和得以生根!
现在佛教缺的是弘法人才,而不是非常豪华的寺院,现在的寺院遍地都是,而善知识少之又少,大多数寺院是度死人而不度活人,经忏、佛事天天有。
所以,为什么佛教里头不出人才?上一辈没有重视,只重视经忏、佛事。经忏、佛事有收入,着重在生活,怎么样去找钱、让生活能过得更好。讲经没人供养;经忏、佛事可以有价钱的,一堂经忏、佛事多少钱,有很大的收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3 19: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寺院道场把经忏、佛事法会当作所谓的“做佛事,严格意义上说,是“作魔事”。
因为这些经忏、佛事法会歪曲了释迦牟尼佛和祖师大德们真正的“佛事”,把佛法的核心——“佛陀教育”忽略了,颠倒了,这不是释迦牟尼佛的佛教,是某些人打着佛教的旗号变相的追求自己的名闻利养。
释迦佛一生没有搞过经忏、佛事法会、没有搞过抽签算卦、没有搞过慈善放生、没有用神通度众生,讲经教学才是释迦牟尼佛做的“佛事”,讲经教学才是真正的“佛陀教育”。
如果是讲经弘法的寺院应该建,可是什么人去讲?这问题严重,建个寺院很容易,不难,可是要培养一个讲经的人可不容易。所以建寺院,不如培养弘法人才,你能够培养二、三个弘法人才,比建几百个寺院,功德还要殊胜。
南北朝时,佛法在中国已经传播得相当广泛了。那盛况,在后人的诗中是这样描述的:“南朝六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仅流离失所的百姓信佛,连皇帝都信。梁武帝就是这样的一个皇帝。他在位期间,广兴寺庙,大养僧人。
后来,达摩祖师来到中国,就去拜见梁武帝。他来到皇帝的房间时,梁武帝正在念佛打坐,很是虔诚。达摩祖师很是高兴,心想佛法的弘扬有望了。梁武帝也听说了达摩祖师的名声。这样两人就开始了谈话。
梁武帝说:朕自即位以来,供养佛僧,修造寺庙,组织人手抄写佛经,可谓是用心良苦呀。你说我是不是有很大的功德呀?
祖师一听,发现这皇帝并没有什么佛法造诣,就回答道:这没有功德!你所做的这些只是世俗小事。而真正的功德是体悟世界的不动本性,修行圣谛第一义。
梁武帝很是愤怒,觉得这是胡说八道,就再问道:什么是不动的本性?
祖师答道:不动的本性,是一种清净的智慧。它的本体是空寂无住的,要我们自己去证得,须在万千事物中体悟;而不是从俗世之中去求得。它是自性功德,除了这,其余的通通不是!
梁武帝还是不明白,又问道:何为圣谛第一义?
祖师答:廓然无圣。
然而,皇帝还是不能明白这佛法的真意,就将驱赶了出去。培养真正修行开悟得道的,这才真正有功德,他才能够弘法利生。
在看释迦佛示现开悟三十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开悟之后就教学,教一辈子,七十九岁过世的。三十岁开始教学,整整教了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这是释迦牟尼佛一生干的事。佛没有寺院、没有道场,他真的是办学,这用现在的话说,他办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
在这漫长的修学历程中,亲近善知识是关键,通过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坚定自己的信心,在善知识的提携呵护下,才能树立起正确的正知正见。
善知识就如黑暗中的灯炬一样,照亮修行人的道路,依善知识的开示,能见到自心无明黑暗中隐藏的佛性宝藏。
《宗镜录》云:“犹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
唯有亲近善知识,才能听闻正法,由此引发般若。佛陀大智者,皆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悉免生老病死。
佛尚且是因亲近善知识而成就,何况是我辈凡夫呢?若无善知识指引教授,将会迷失在浩瀚的法海中,所以当亲近善知识。
佛说,在“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就是说在此末法时期,修学净土法门容易了脱生死,容易成就,走上一生圆满成佛的菩提大道。
净土法门就是念佛法门,净土指的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所成就的极乐世界,因为四十八大愿包括了十方世界无量无边所有一切诸佛如来,广度众生的慈悲大愿与智慧德能,也包括了一切诸佛成就十方所有一切,清净庄严佛世界的宏深愿力,与正确的方法和办法,阿弥陀佛依据四十八大愿建立的清净庄严、贤善美好、圆满具足的极乐世界超胜独妙,没有丝毫欠缺。
无量寿经的中心是四十八大愿,净土法门的中心佛经就是《无量寿经》,没有四十八大愿就没有极乐世界,就没有《无量寿经》,就没有念佛法门,净土法门。阿弥陀佛!摘自 《末法时期如何如理如法修行集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藏莲社

GMT+8, 2024-4-17 05:00 , Processed in 0.0579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