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0|回复: 0

行善积德10个方法

[复制链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发表于 2023-1-25 16: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善积德10个方法
1、与人为善。2、敬爱存心。3、成人之美。4、劝人为善。5、救人危急。6、兴建大利。7、舍财作福。8、护持正法。9、敬重尊长。10、爱惜物命。
1、何谓与人为善?
为人应尽量不拿自己的长处,去彰显别人的弱点。
不要故意表现自己的善心,去显示别人的恶意。
千万不要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捉弄别人,折腾别人。
应该尽量谦虚处世,见人有过,尽量宽恕。
见人小善,也要表扬,则可对恶人形成一种沉默的,也不会撕破恶人的面子,使恶人不敢放纵,也有改过的机会。
总之,念念不忘为大众着
想,维护真理原则,即是与人为善。
2、何谓敬爱存心?
就一般人的行为来看,君子与小人实在有点混淆不清,但若能留意一个人的存心正邪,则善恶就像黑白一样的明白。
因此说:“君子所以异于小人,仅在一念之差而已。”
孟子也提到:“人所以异于禽兽几稀?”
俗语说:“一样米养百种人。”
人虽有亲疏贵贱,智拙贤愚之分,但万品同体都是同胞,谁都应该互相敬重,敬爱众人也等于敬爱圣贤,能了解众人的立场,即合圣贤之道,因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人人若都能敬业乐群,安份守己,敬重别人,也珍重自己,即是代天行道,敬重存心。
3、何谓成人之美?
一般来说,社会上持善之人较少,迷糊之人较多,而一般人又有坦护自己,排挤异群的劣根性,因此善人处于俗世,除非他能有守正不阿,有破斧沉舟的勇气决心,否则也很难立足。
加以有意行善之贤达人士,言行都与世俗不同,心直口快,不善心机,不善于粉饰自己,以博取虚荣,因此见识不高的俗人,就常给他们不公道的指责,而达不到为善的目的。
因此说:仁人志士,长辈君子,应时加匡正辅助,以宏扬此等善士之功德,就像处理玉石之道一样,任意抛弃丢掷,就同互砾,若懂得加以琢磨,则就是宝贝。
因此,凡发现有人行善,其志可嘉,就应该设法给予扶助,以成人之美。
4、何谓劝人为善?
    凡人都有良知,只因人生旅途纷扰动荡,为名为利而使人沉沦堕落,因此与人相处,须时时提醒告诫他人,以解开迷惑。
韩愈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为人若能临机应变,因材施教,做到不失人不失言,则就像解人烦恼,醒人恶梦一样,是最好也最实惠的事。
5、何谓救人危急呢?
人生在世,难免都会有失败与不幸的遭遇,当碰到别人遭到祸害之时,应当像自己碰到灾难一样,尽力给予协助,譬如拿话安慰,或发泄他的冤屈,或给予其他方式的接济都可以。
古人说:“恩惠不在大,能救人紧急为贵。”这是救人危急的大道理。
6、何谓兴建大利?
就是协助建设公共设施,譬如开渠导水,修筑堤防,修建桥梁、救济贫困等,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算兴建大利。
7、何谓施财作福?
佛门万种行持,以布施为第一,施就是舍,贤明之人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都可施舍,而不挂意。
一般人当然做不到此种境界,还把钱财看得比生死更重要,因此为人若能看破人生,从最困难的施财做起,以利群生,广积阴德,则内能去除自私吝啬的劣根性,外能济人之急难,则将大有助于修善行持。
虽然初期会感到勉强,但慢慢就会感到心安理得、心旷神怡,而消除其他过失。
8、何谓护持正法?
正法即是佛法,佛法是万物万世的指标,没有正法,则天地万物将难以化育成长,难以脱离凡尘三界,难以维护苍生,救渡众生。
因此,凡是见到佛堂、神庙、或经书典籍,皆应敬重并加爱护整理,至于弘扬正法,以报佛恩更要认真去做。
9、何谓敬重尊长?
就是尊重父母兄姊,长官上辈,凡是年高德重、长辈、上官都要敬重。
    奉侍父母应柔声下气,必恭必敬。
服务社会国家,也不可因为天高皇帝远而放肆乱来。
有刑于犯人时,不可作威作福。这些都是最关系阴德的,试看忠义之家,子孙没有不绵延昌盛的,这是敬重尊长的道理。
10、何谓爱惜物命?
古人曾说:“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当然一般人很难做到此种境界。
这只是提醒我们,必须维护人所俱有的“有恻隐之心”。
孟子所以说:“君子远庖厨。”
也是为了养成人人皆有恻隐之心。
因为人生在世,求仁者尽在此心,积德者也凭此心。
因此说:为人若不能断肉持斋,也应当做到“自养者不食,见杀者不食,闻杀者不食,专为我而杀者不食。”的四不食之修养,以培养慈悲心肠,增长福份智慧。
再说:古人煮茧以求丝织衣,今人种田除虫以养人,衣食之源,样样动人恻隐之心。
因此为人一生,若不知爱惜物命,珍惜勤俭,就跟造了杀生孽的过失一样,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更是常见,都应当随时防范,尽量避免。
总之,积善之方太多太多,难以一一例举畅述,但只要能依此十项方法推广修持,则万种功德都能完成的。阿弥陀佛!摘自 家和万事兴之夫妻和睦相处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藏莲社

GMT+8, 2024-4-26 21:39 , Processed in 0.0324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