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7|回复: 1

我们所行是善业和恶业的关键在于其心清净与否

[复制链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发表于 2023-4-5 11: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所行是善业和恶业的关键在于其心清净与否
原题清净心
清净心是一切功德的源泉。我们的所行是善业和恶业的关键在于其心清净与否。清净为本质善业,无论是诸佛菩萨,还是慈悲和智慧,皆属清净之相或清净之心,无有不清净的善业和功德,所有的善业和功德来自于清净与清净心。因此,作为一个修行人,首先要观察自己的清净心是否足够,只有一颗清净心,其他修行会自然而来。
清净心是一切修行的标志。虽然一切万物本来清净,但因为种种业力的因缘,在我们面前,会显现出各种清净与不清净之相,甚至大多数的不清净之相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一种无法逃避的现实,如若我们不解决此问题,它始终还会成为我们解脱路上的障碍物。轮回好比是黑暗,解脱好比是太阳,离太阳越近黑暗就越淡,同样,我们离解脱越近我们的清净心就越大。
清净心对修道人很重要。经上说:心净则佛土净。又说:清净心植众德本。一切功德从清净心来。要想往生西方,一定要心清净。
世间法也靠清净心。众生在世间,如果心清净,一定孝;心不清净,不孝。如果心清净,一定尊敬师长;如果心不清净,则不尊敬。
心清净则无所欲求,一定慈悲一切众生;如果心不清净,而能慈悲一切众生,无有是处。
要想做到清净心,恐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财色名食睡,七情五欲怎会轻易放下;柴米油盐、养家、买房,人间烟火哪里容易摆脱;生活在苦苦追求之中,快乐于他人痛苦之上;“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别强求,声色犬马的世界,尔虞我诈的社会,如何才能觅求到净心净土。
无论世间怎样纷繁,还是想有清净心。心清净则无所欲求,心清净则不造恶业,心清净则不受苦报,心清净则平平安安。求得心中清净,心清净,身清净,身心清净,则周边世间就清净,境随心转,真正的净土是在心里。
众生心清净,没有悭贪,行于布施。心清净,没有违犯,能持戒。心清净,不曾有粗暴,能忍辱行。心清净,没有懈怠、懒惰,就是大精进。心清净,不随境转,就是禅定。心清净,智慧明达,就是般若。所以心清净是众德之本。
“心净则佛土净”,世出世间真实的功德福报都在清净心上,不修清净心、不能在生活中得清净心,就没办法离苦得乐。
清净心生智慧,纯善的心生福德,福里就有寿。纯净的心,智慧圆满,纯善的行为,福德圆满。
高度智慧从禅定中来,所以佛法的修学是修定。在净土法门就是修清净心。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是修清净心的方法。
清净心现前,所有一切善恶业都变成功德,都变成大圆满。凭善业你到三善道度众生,凭恶业你到三恶道度众生,在六道九法界得大自在,广度一切众生。
心清净了,无量劫来的罪业都没有了,若得一心,罪业都消除了,起心动念,罪业又现行了。
如何修清净心?在行中修,行是生活、工作、应酬,在这里面学不著相。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心就清净了。不把拉拉杂杂的事情放在心上,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只有经典上的教诲。
我们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尽心尽力,认真努力去做,做了之后,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凡夫做了好事,总觉得自己功德很大,居功,念念不忘,著了相,所以心就不清净。
心地清净、空寂,什么都不想,做再多的好事,都不放在心上,统统放下,清净心里生欢喜、生智慧。这个欢喜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内心里生出来的,是真欢喜。
世间不管什么事,听到也好,见到也好,统统不要放在心上,见如不见,闻如无闻,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心。
清净心,生智慧,魔不得其便,魔干扰这一关一定要通过,用真诚心平平安安度过,为众生,为度众生,不为自己,我修行、学教、念佛、生活、活在世间,都为众生。
有一念私心,魔就得其便,就来扰乱。世尊用戒定慧降魔,佛子心里常住戒定慧,魔就不得其便。自己道力容易成就,回过头来,也度了邪魔债主。
真正修道人不见一切众生的过失,心才真正清净,才不染著。众生有没有过失?决定没有,造极恶业的众生也没有过失。我们看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的,我们尊重、赞叹、恭敬他的本性,我们自己才能成为纯善纯净。最傻、最笨的人,才把众生的染污放到自己心里面去,把自己的心变染污了,自己的心坏掉了。
我们心里装一切众生的善,众生的不善我一丝毫都不装进去,所以,好快乐、好自在、好欢喜,见到任何人都恭恭敬敬。这方法要学。
人家来说好事,我听,我欢喜。说坏事,我立刻禁止,我不听。为什么?保持自己的清净心,保护一个恭敬心。这是性德,绝不容污染。永远记住别人对我们的好处,与人为善,我们自己自在、安乐、幸福,一生中没有一个冤家对头。纵然有冤家敌对,是他对我的误会,我对他没有误会。他以恶意对我,我以善意待他。
清净心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是念佛时清净,不念时心就不清净。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心都要保持清净。你有家庭、事业要做的更好、更圆满,因为你有智慧。我的事业是为社会大众,没有得失心,赚钱欢喜,赔钱也欢喜,不受外境干扰,就自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11: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事、物用清净心,清净心是不用感情,心里确确实实没有七情五欲。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五欲:财、色、名、食、睡。对人、事、物平等,没有分别心、高下心。平等就是虚灵。能用这种心态,在佛法里,无论修哪个法门,没有不成就的。
心愈清净功夫就愈深,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妄想烦恼照样起来,那没用处,。
怎样才能做到心清净?一定要有看破、放下的功夫。看破是学问,放下是功夫。放下什么呢?放下一切妄想、烦恼、知见。真正要学六祖惠能大师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的心就清净了。
我们今天还看到这个人不对、那个事也不对,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我们有分别、执着。只有真正想往生的人,才能真正放得下。僧团是清净和合僧团,所以在佛法的六和敬里,「见和同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不但听不到是非,连心里都没有这个念头。 
今天的灾难是全球性的,一切众生共业所感,躲不过。什么地方最安全?心地清净最安全。纵然灾难遇到了,也会丝毫恐惧都没有,不惊不怖,这样念佛决定往生。
佛教故事:农夫——清净心供养佛,土地变成黄金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城郊祇陀园附近住着一位贫穷的农夫。农夫每天都是一大早起来,准备好种田的工具,到田地里干活。因为田地离家有一段距离,因此每到中午,他的妻子便把午饭送到田里,两人一起吃。
他们经常见到佛陀及僧众们着衣持钵,到城中化缘来回的情景。每次农夫看到时,内心总有说不出的喜悦,并赞叹不已:「不可思议!佛陀是这么庄严,僧众是这么多,个个威仪具足!」
有一次,农夫夫妇互相说:「我们前世肯定没造什么善业,所以今生才会这么贫穷,若再不供养布施,来世我们会更可怜,怎么办好呢?」
想了想,农夫对妻子说:「贤妻,我们家中有没有可以作为布施供养的物品呢?」
妻子说:「家里没有什么供品,但供养不在于多少,只要以清净心,即使对世尊作个小小的供养,功德也是很大的。所以,为了今世与来世不再这么穷,我们应该好好地供养世尊。」农夫高兴地赞同这个提议。于是,妻子就回去准备家中最精美的饮食,预备明天早上供养世尊。
第二天早上,夫妇俩将准备好的供品拿到田里去,在那儿恭候佛陀前来应供。
这时,世尊观察到教化农夫的机缘已经成熟,便着衣持钵前来化缘。
农夫夫妇看见世尊远远地走来,马上高兴地跑去迎请世尊,并祈求:「世尊能不能接受我们的供养呢?」世尊默许,他们随即请世尊入座,亲手供养甘美的饮食。供养圆满后,世尊观察他们的根机,为他们传法,就回祇陀园了。
夫妇俩接着就在田里发愿:「以供养世尊的善根,希望我们从今以后不再受贫穷之苦,并希望我们的田地庄稼全变成黄金。」
刚发完愿,其清净心供养的功德力与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竟使得农夫的田地庄稼真的全变成了黄金。夫妻两人看到了,高兴得不得了,反而不知该怎么办。
此时,贤慧的妻子对农夫说:「田地变成黄金的愿望真的实现了。不过,我们最好还是征求萨迦国王的允许,否则,我们不一定能享受到这些黄金。你先去王宫禀告国王,并献给国王一块黄金,这样比较好。」于是,农夫到王宫中,告诉国王有关田地变黄金的事。
起初,国王不太相信,在农夫的建议下,勉强派了一个人去勘察,但国王派去的人,只看到普通的田地,怎么瞧也看不到黄金,就回去禀告国王。
「国王陛下,请您亲自看一下,我们的田地真的变成黄金了。」农夫又祈求说。
国王想了想,就问农夫:「你是造了很大福报呢?还是遇到很殊胜的福田呢?」
农夫回答:「我是遇到很殊胜的福田。」国王才觉得可信,就随农夫到田里。
国王亲自到田里观察,土地变黄金果然是真的。农夫马上献给国王一块,国王仔细地看了看,觉得很稀奇,就问农夫:「是什么样的因缘,让你得到这样的福报?」
「是中午我们供养释迦牟尼佛,并至诚发愿后才得到的。」农夫照实回答。
萨迦国王听后,告诉农夫:「不必担心,这是你们自己供养发愿的功德力,所得到的福报,你们可以享用。不过,我希望你能广行供养与布施,这个很重要!」
农夫心想:「国王所说的,颇有道理。现在的富裕全是世尊加持而来的,我应该报佛恩上供下施。」
于是,农夫在三个月中,以饮食及许多物品供养佛陀及比丘僧,世尊也为他说法。闻法后,农夫以智能摧毁萨迦邪见,证得了预流果位。后来,他在世尊前出家,守持清净的比丘戒,勇猛精进,最后,摧毁三界烦恼,成为阿罗汉。
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使农夫的田地变成黄金?又是什么样的因缘,让他能在佛前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果位呢?希望世尊为我们开示,我们都想知道。」
世尊告诉他们:「这是他前世和今世两种因缘所成。过去生的因缘是,贤劫人寿两万岁迦叶佛出世时,他是一位婆罗门的儿子,长大后出家,临死前他发了一个愿:『我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没有得到什么境界,但希望我未来能在释迦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证得阿罗汉果。』现在,由于他往昔的愿力已经成熟的缘故,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位。
 现在的因缘则是,他作农夫时,每次见到我内心就充满无限喜悦,并以清净心供养我。以他清净心供养的功德力,以及我的加持力,使他的田地变成黄金。」阿弥陀佛!摘自 净土修行必读故事集锦第一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藏莲社

GMT+8, 2024-4-28 18:09 , Processed in 0.0294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