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8|回复: 2

学佛首先要学做人,人做好了,佛也初步学像了

[复制链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发表于 2023-4-21 19: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佛首先要学做人,人做好了,佛也初步学像了
原题学佛之后如何做人
要学佛首先要学做人,人做好了,佛也初步学像了。
1、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5、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6、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一般人认为佛很玄,事实上,佛迷即为众生,众生觉即成佛。如果人能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就能成佛。
而这三者是做人的三个层次,尤其前两者是做人的根本。我的意思是真正的人应该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而不是现在社会上许多披着人衣干着非人的事的人。
学佛后,首先从根本上入手,改掉自己的习气,了解自己,改造自己,成就自己,看破、放下。不自私自利。不搞名闻利养。不贪五欲六尘。去掉贪瞋痴慢。这样才会尝到佛法的甘露。
我们的心要常常保持清净无杂,以一颗真诚、慈悲、平等的心对待一切众生,永远不跟众生对立,化解矛盾,这叫佛法。常存一颗爱心,关心一切人,爱护一切物,爱世人,做社会大众的表率,别人对我们不善忘记掉,不放在心里,转变观念,把不善的事转成最善的事。
学佛就是学做人,做人就是行善,行善就是断恶,断恶就是改脾气,改脾气就是改习惯,改习惯就是改心态,改心态就是改命运,从坏命改成好命,从人的命改成佛的命。学佛要从最简单的事做起,不然容易失去信心。点点滴滴的生活都是我们修行最好的助缘,把每个人,每件事,每件东西都看成佛,你就是作佛。
未开悟之前,一定要放弃自己的成见。用智慧去化解矛盾、冲突,不能用情绪对待。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有感恩众生的心。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在磨练着我们不圆融的心。顺境、善缘不生贪爱、逆境、恶缘不起瞋恚,深信因果,随缘了业。学着自己承担痛苦,把快乐布施给别人。攀缘就不自在。
那么,如何才能把人做好呢?那就是必须遵循做人的准则,佛教提出两条,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七佛通戒偈》提出来的。过去一切佛教化众生就是遵循这两条,这就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修行的纲领,成佛的基础。
唐代诗人白居易,对佛学很有研究。他在杭州做太守时,去拜访鸟巢禅师,他请教鸟巢禅师:佛法的精要是什么?禅师告诉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他一听却说:“你这个太简单了,三岁儿童都懂得”。禅师说:“八十老翁行不得”。这两句话看起来也非常简单,但要落实在行动上却是一辈子也不一定做得好的,要想将它做圆满,那就更难了。
佛教对善恶的标准要求很高。利人才是善,利已就是恶,损人利已更是大恶。一般人常说,自私自利,损人利已。
而从因果上来看,损人决定不会利已,而只会得到恶报;自私决定不会自利。自私,是从小我出发,加强了我执,出不了六道轮回;自私是贪、、痴的根源,会使人堕入三恶道。
所以,自私和利已都是恶,利人才是善,这也符合因果规律。自、他是一不是二,利人,是种善因,自然会得善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4-21 19: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从利已出发而去利人的,这不是种善因。是善是恶,关键就在于你如何发心。
《易经》讲:“积善之家,必有庆余”。这就是贯通三世的因果规律所决定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居士。在他当宰相时,虽身居高位,但家里的开支却非常节俭。
他有三个儿子,却只备有一件礼服,因此三个儿子不能同时出外。他将他的工资收入,除了留很少部分作为生活费用外,其余都全部用来救济贫困。
他还在苏州办了一个“范氏义庄”养活了三百家人,这个不简单,三百家人啊!
他去世后,却连安埋费都没有着落;但他得到很大的善报是在他的后人身上。他的儿子范纯仁官至宰相,子孙后代,代代出人才,一直繁衍发达到现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曾经刊登过一则消息:“来自世界各地的范氏家族在台北市举行了一个隆重的集会,与会者将近两百人,纪念范文正公的一千年诞辰。”
范文正公种下善因,自然就会得到善报。
如果一个人能够损已利人,这就更加了不得。损已,从现在来看仿佛是“吃亏了”,但从长远来看,你的行为受到了别人的尊敬,并且你这种行为会感化别人,你自己虽然并不求福报,但却自然会得到更大的福报。
清代末年的林则徐,也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他做钦差大臣每次出巡时,虽日理万机,却必然把《阿弥陀经》等课诵写成的小册子随身携带,每日必定抽出时间来完成他自己的早晚课。
至今还留有林则徐亲写的《行舆日课》。他撰联:“苟利国家生死;岂因祸福趋避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在禁烟中焚毁鸦片的时候,他很清楚,明白做了这件事立刻会丢官,甚至会被杀头。
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完全没有考虑个人得失,考虑的仅仅只是国家民族的利益,为了利益国家民族,不惜这样做。
这就是损己利人,就是修菩萨行。果然,当他焚烧鸦片结束后,就被免去了两广总督职位,还被充军到边远的新疆。
由于他完全没有把个人的荣辱得失放在心上,到达新疆后,又亲自规划新疆的水利工程,修建了造福于新疆人民的“坎儿井”。
这样做当时看起来是了亏,但却受到了大家的尊崇。
他是真正具有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菩萨精神。
现在,英国伦敦的蜡像馆里,陈列着世界各国的著名历史人物,有关我国清代历史人物,就专门选塑了林则徐的像为代表。
不言而喻,历史自有公论。林则徐的子孙后代也非常发达兴盛。根据上海《新民晚报》和《四川政协报》提供的材料,现在世界各地居住的林则徐的后代,有联系的竟达三百多家人。
上述两个例子说明了一个道理,行善就是利人。利人实际上就是利已。
有许多人,学佛仅仅是为了升官、发财、保健康、保平安,带着这种目的来学佛的人为数不少。
尤其是初学的人,对学佛的意义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学佛只是为了给自己带来一点现世的安乐。
我们的色身均会被“三毒”所沾染,哪三毒?即是贪、瞋、痴。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瞋,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瞋的反应。
因为有贪念,众生会迷失本性,竭尽全力去追求去索取本不属于自己的事物;因为有瞋念,众生会难以控制自己的脾气而迁怒于人,甚至恼火攻心、自取灭亡;因为有痴念,众生则执迷于“我见”,或目中无人,或趾高气扬,终会引来灾祸。
学佛先做人,然后创造人间净土,这也是现实佛教的一个宗旨。但是学佛后如何做人,也要明白佛教所说的做人的内容和原则,要从佛经中研究--佛陀教导的怎样做人,世人不闻佛法,不明因果,不知善恶之真相。
人的行为是受人的思想支配的,如果没有佛的真知灼见为指导,要做好人是很困难的。这就像大海中的航船,如果没有航海灯的指引就不可能到达目的地一样。所以佛说“正见”为八正道的根本。
要得到正见首先要深入经藏,经为佛所讲法的记载,经通“径”,路径之意,通过深入经藏,我们能找到一条通往觉悟的人生大道。然后我们就循着这条路走,这就肯定可以做一个好人。
要做好人,在明白了道理之后,还要身体力行,这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念、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命等。而这里最主要的是正精进。大家都知道,有了想法而不去实行,这始终是幻想。而要去实行就要靠正精进。“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学佛做人也是如此。在知道了怎样做人以后,只有精进不懈,才有可能达到正定,这就是做成最完美的人了。
所以可以说,做人要学佛的八正道,而八正道中最重要的是正见,最关键的是正精进。由上可见,做人和学佛是相辅相成的。要学佛,首先要学做人,而要做好人的话必须要学佛。
佛法修行的基础就是做人,学佛的意义就在于完善并提升我们的生命素质。人生难得,学佛的珍贵在于给了我们一个修行的机会,使我们通过今生的努力为未来种下善的因缘,在未来生命旅程中积下善缘善因,收获善果。
世间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也教我们做人,比如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仁,就是要有慈悲心;义,就是要有德行;礼,就是要遵守规矩;智,就是要用智慧指导生活;信,就是要有诚信,要心口如一。和世间的德行相比,佛法中同样有类似的教导,佛陀要求我们遵循的五戒十善,以及各类佛门规约,均有利于众生的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4-21 19: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贤告诉我们:“人到无求品自高”。怎样才能无求?没有了对自我的执著,自然就无所求。无所求也无所谓得失,没有了得失之心,人生就能因此得到解脱。
修学佛法,首先要认识到做人的意义,然后才能知道如何利用人生来完善自我并造福人类。做人的意义是什么?做人的意义莫过于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价值,但奉献社会、为人服务的社会价值则更有意义。而我们学佛呢?不仅要自利还要利他,不仅要自觉还要觉他;我们在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同时也在利于他人、帮助他人,这样才能使我们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
一个学佛的人,能够得到三宝的加持,能够得到菩萨的护佑。但我们要明确,学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生命内在的智慧,能够断除烦恼、消除业障,了生脱死,最终达到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境界。《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时,都要心无所住,心不染尘。不被事物所动,心自净矣;心净才能自在,自在才能观自在。
西方极乐清净之地,方为佛子归宿之地,劝君勤勉好好修行,老实念佛不退菩提。
三世因果丝毫不爽, 分别执着一切放下,专修专念一句佛号,求生净土一生成佛。
佛教故事:蜂蜜
一间蜂蜜工厂的仓库里,洒了很多蜂蜜,吸引了许多苍蝇飞来吃,而且因为蜂蜜太香了,它们都舍不得离开。不久,这些贪吃的苍蝇都因脚被蜂蜜粘住而飞不走了。当它们快溺死时,很难过地说:我们真是太贪心了,为了短暂的快乐,却赔上了宝贵的生命。
上面的故事给我们很大的教训,贪欲使我们在六道轮回里一生、一生、又一生……永远在轮回里打转转;佛告诉我们,只要在轮回里,决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
三善道寿命最长的是无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是八万大劫;一个大劫是这个世界一次的“成住坏空”,八万大劫就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有如此长的寿命。
而恶道时间之长,就更可怕了,《地藏经》云,地狱的寿命是无数劫。
即使在畜生道,寿命虽然不长,但是畜生愚痴,坚固执着这个身形就是自己,所以很难摆脱。世尊在世时,祗树给孤独园有一窝蚂蚁,世尊告诉弟子们:“七尊佛都过去了,这一窝蚂蚁还没有脱离蚂蚁身,生生世世还投身作蚂蚁。”这个时间超过非想非非想处天人的寿命太多了。
所以,佛菩萨常常提醒我们,警告我们,三恶道决定不能去,堕三恶道很容易,脱离三恶道就太难了。
佛菩萨虽然慈悲,应化在恶道度众生,但恶道众生愚痴至极,还有严重的妄想、分别、执着,比度人要困难很多倍。虽然如此,佛菩萨还是不舍弃,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
所以、要勇猛修道,便须依佛而学,走上学佛的道路,因为佛是圣中之圣啊!怎么知道佛是圣中之圣呢?我们要知道:佛原是人类中的一人,不是另外的什么怪异,不过是我们最完全的模范——人天师而已。
“佛”是梵语、此云觉者。为什么称他为觉者?难道我们没有觉吗?不错,我们也有觉,但不是常觉,不是普遍觉。例如:我们生死在人间,生不知从何而来,死不知向何处去;对于世事,也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有许多错误颠倒,邪见丛生。
佛呢,他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究竟觉悟的大觉者!假若你要了解人生真义,免除人生道上的危险,应找这条道儿走,这就是:要依佛的教法请明师指教去修行——归依三宝。依佛的法而行住坐卧不离,才有出离生死苦海之一日!阿弥陀佛!摘自 净土修行必读故事集锦弟一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藏莲社

GMT+8, 2024-4-28 18:06 , Processed in 0.0418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