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李明寿

醒 悟 明 灯(佛教入门必读)

[复制链接]

3188

主题

378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 19: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修行要修什么?
答:修行要记得,要修心,才叫做修行,修心才是真正在修行,不是只在事相当中打转。修心,什么叫做修心?内心自在解脱,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光是看外表很精进这不一定会准。所以修行只有一个重点,就是调心,令心无所住着、令心不着相、令心无所分别,入于清净绝对的善,这个就是听经闻法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心,你就可以看到生命的真相。
所以说,若不降伏其心,依文取证,你无有是处,你若是没有降伏你的心,只是一直看经典,依照经典作文字解,执着文字,没有这种事情,你不可能成就,还是要降伏其心。意思就是说,修心,不能在文字上打转。
◎问:只说不修能修成吗?
答:只说不修,就等于到佛门中白走一遭,一无所得,那是很可惜的。好比一个人到了宝所,却不识宝,空手而归,那不是浪费时间吗?对出家人而言,只说不修不但是空手而归,而且还要袈裟下失却人身,那更是非常可惜、非常悲惨的事情!出离心发不起来,修行也就自然谈不上。
◎问:成佛的过程难吗?
答:有人对我说:成佛太难了,这么多世,没几个成了佛的。
我说:成佛不难,难的是有成佛的心。世间人拜佛、求佛、念佛,未必肯做佛。求财、求权,求平安,他不求做佛;求解难、求治病,求一切顺心,他不求做佛;求个人得志,求家人平安,求家族能兴旺,他也不求做佛。
这么多学佛的,成佛的少,是因为没几个人发心是要成佛的,而不是成佛有多难,而是没有发出真正成佛的心。
◎问:为什么学佛的人不少,真正修行的人不多呢?
答:经论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修正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所以经不能不读,不但要读,要多读;深解义趣,我们才谈得上修。
如果经读得不多、解得不够深,你怎么个修法?我们凡夫一起心动念就错,有几个人会想到要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行为?然后你才晓得,学佛的人不少,修行的人不多,这话是真的,真正把行为修正的人不多!
许多人学佛,他根本不懂得什么是修行!诸位要知道,修行不是在形式上。修行在哪里修?在起心动念之处。念头才起,就要能觉察到,所以古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问:怎样才是精进修行呢?
答:现在人修行的多,成就的少。原因就是不能精进,就算精进,也会进一退九。主要原因是修行不得法。
能否获得佛果,唯一依赖于精进,我们一定要勤奋努力精进。一个人虽然具有上等的智慧,但如果仅有下等的精进,那他只能成为一个下等修行人;尽管只有下等的智慧,但如果具备上等的精进,也必定会成为一名上等修行人;如果毫无精进,那么尽管具有其他功德,也无济于事。
我们要问自己:我们有没有信?有没有精进?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天天有进步,没有退步,这真精进。
◎问:为什么逆境是修行的助缘呢?
答:我们经常这样说: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在修行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末法时期,修持正法不可能没有障碍,不可能没有违缘。这个时候应当更加坚定、精进地学修,不能怯懦。即使障碍再大、困难再多也不能舍弃修行,不能舍弃众生。要发这样的心:让所有的痛苦全部由自己来承担!
若是能将一切都能转为道用,那就不是违缘、不是障碍了,都是修行的助缘了。
没有魔不成佛,因为魔和佛是相对的,有佛才有魔,有魔才有佛。通过魔力才会启发佛力,通过魔才能认识佛。我们消掉这些魔障、业障,最后才能成佛。
◎问:佛法所修的是什么? 什么方法修觉、正、净?
答:修的是觉、正、净。方法很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参禅修觉正净,持咒修觉正净,念佛修觉正净,读经也修觉正净。
   「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因为每一个法门统统修的是觉正净,离开觉正净就不是佛法了;觉正净达到圆满的程度就叫成佛。
◎问:如何打好修行的基础?
答: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一定要以三福作地基。就好像我们盖房子一样,无论盖什么式样的房子,盖得多高,千千万万种,但地基是一样的,一定要做非常坚固的地基,从这个地基上才能够建造各种不同的建筑物。
由此可知净业三福是修行的基础。今天我们修学,费的时间比古人长,用的精神比古人多,为什么没有古人的成就呢?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把基础疏忽掉了。
◎问:佛法如此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怎样报答佛恩?
答:只有一个方法,佛的愿望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圆成佛道,成佛就是成就最圆满的德行,最圆满的学问。
我们若能够帮助佛,把佛教的教育普遍地介绍给众生,推荐给众生,这就是报佛恩,净业三福里其中一条「劝进行者」,就是这个意思。
要把佛陀的教育普遍向世界每个角落去弘扬,去介绍。阿弥陀佛!
◎问:学佛有三个字闻思修意义是什么?
答:学佛有三个字,缺一不可。就是闻思修。闻是听闻,佛法难闻,今已闻。能够听闻佛法,甚为不易。
但是闻后,没有进一步思惟,也是枉然。现在三藏十二部到处都有,可是经藏不会开口宣说。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
所以必得深入思惟与研究。再说净土念佛法门是难信之法,若要通达,必得深入经藏才能明白。
由此可知,净土光研究还不行,必须实修。不能实行,就是废话。要知多闻不如多思,多思不如多行,三者缺一不可。
◎问:出离心是什么?
答:出离心发不起来,修行也就自然谈不上,如果发起出离心,你才会真正地用功修行。
“人欲横流的时代,物质诱惑太多,所以要出离很难,因为出离心,必得离五欲,如不离五欲,则梵天都生不了,况证圣果乎。
在修行过程中,有了出离心就不会受到世间人事的诱惑和影响,有出离心才能了知苦空无常,并且体验到世界是苦空无常的。
要解脱并非单靠出离,但必须靠出离心推动,没有出离心,不可能解脱生死,不可能生起菩提心,也不可能成佛。
有出离心才能出三界,才能在生死之中自在,才能不被五欲勾引,不受尘境动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88

主题

378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 19: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发脾气的危害是什么?
答:凡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世间人总是会发脾气,总是会不高兴,他不知道这个伤害之大。
佛门当中常说火烧功德林,我们自性里面的功德,这一发脾气就烧光了,就没有了。
如果你在临命终时那一刹那还发一次脾气,那什么都完了,那就火烧功德林!所以修行人最怕的就是瞋恚,所谓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所有一切障碍统统都来了,业障都现前了。
念佛
◎问:念佛要大声念 还是小声念呢?
答: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大声念也好,小声念也好,口里不念心里默念也好。
只有睡在床上的时候和不干净的地方,只可心里默念,不可念出声来。念出声就不恭敬了。
但是遇着危急的时候,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出声念的。
◎问:诵念佛号与唱念佛号有什么区别
答:修行人只有念佛,念者当前之起心,此心不使散乱,叫它归于佛号。
唱佛唱赞之类,有板有眼,有韵有调,多人合作功课,可使整齐划一。
佛法要点在于戒定慧,念佛是求心定,唱佛也能求定,但比念佛差远了。
如果自己在家做功课,不必唱佛。
◎问:我平常比较喜欢以唱的方法念佛,因为这样我觉得很清净、很欢喜,请问这样念可以往生吗?
答:往生的条件不是这么单纯,如果只是唱着念佛就能往生,恐怕是错会意思。「念佛」,诸位要看清楚,中国「念」字怎么写法,念字不在口,口里唱佛你没有念佛,唱佛不能往生,念佛能往生。「念」是什么?念是今心,就是你现在心里确实有佛,这叫念;不一定在口上,口上念不念没有关系,心里面有没有佛?心里面真有佛,这叫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是在口上。
口上念是唤醒自己心里面要有佛,心里常常想着佛。佛是什么样子?经典要念得很熟,佛的样子就是经上所讲的。经文太长了,我们很不容易记住,我们就专选《无量寿经》第六品四十八愿,阿弥陀佛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常常想着佛的心、佛的愿,我们常常想,就把佛的心、佛的愿,变成自己的心、自己的愿,这叫念佛,你一声佛号都没有念,你想往生就可以得生。
如果心里面没有佛,古人讲得好,一天到晚念十万声佛号,「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心里面没有佛。所以心要像佛心,愿要同佛愿,行要像佛的行为,这个人肯定往生,只要他想往生,他决定往生。所以念佛的「念」字,不能够把意思错会了,只要你心里有佛,你怎么唱也行,这个没有关系的。
◎问:有人说每天念佛要念几千声、几万声才有用,但如何能专注念佛,又能知道自己念了多少?
答:记数念佛是一种方便法,为什么?让自己的意志能集中,减少妄念,因为有妄念你就不记得。所以记数念佛,在初学上讲很管用处。念熟了之后,妄念很少了,就不要记数。不要记数,记时间,譬如一天念几个小时,大概几个小时,自己要很清楚念多少声佛,用这种方式。功夫得力不得力,不是念佛念多少声的问题,而是什么?而是一心专注,这个就行。再跟你讲得明白一点,你心里头真的有佛,那叫念佛;口里念不念没有关系,心里头真有,到临命终时,十念一念决定得生。
如果说一天纵然念个几万声,心里没有佛,心里还有贪瞋痴慢,还有是非人我,那就是古大德所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一天念个十万声、二十万声都不管用,为什么?心里头没有佛。这个道理要懂。心里头真有佛,真有佛,这个世间世缘自然就淡了,放下。念念跟阿弥陀佛都相应,这是真念佛人。
◎问:念佛的方法是什么?
答: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四种念佛,唯持名最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
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
若修观想实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坠。
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念佛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因为佛所说的种种法门,无非是观机而说,好比对症下药一般。如果自己的根机,和这个法门不相应,修起来,是很难得益的。
一切法门,皆仗自力修戒定慧,断贪瞋痴,必须惑业净尽,方能了生脱死。
◎问:为什么念佛人最忌讳的是夹杂
答:念佛人最忌的是夹杂,我念这一句佛号,心里头还夹杂了许许多多妄念。这个妄念,善念也好,恶念也好,总而言之,夹杂妄念。夹杂妄念把我们的正念破坏了,功夫不得力。为什么?不老实,不知道念佛重要。
◎问:念佛功夫成片的表现是什么?
答:功夫成片是说的你妄念少了,念头才起来你的佛号就立刻起来了,佛号就能把这个妄念取而代之。这个妄念不管是善念、是恶念,只要念头起来,佛号立刻就能够提起来,这就是功夫成片。
一般人妄念起来,佛号就忘掉了,所以说妄念一个接着一个,这就没办法,这往生很难,非常困难。就是我们妄念才一起来,佛号就跟着起来,这是功夫熟了,念佛的功夫熟了,才有这个现象。
所以古人讲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佛号这一念是觉,用这一念就能代替一切妄念,让心里面常常有佛,没有妄念,这就是功夫成片。有这个功夫也有三辈九品,上三品的功夫成片可以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走可以什么时候走,所以这是念佛法门的殊胜,不一定到一心,你说到一心更没有话说。上三品的功夫成片就能自在往生,那你真的得自在,生死自在。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四十八 2006/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88

主题

378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 19: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今天看见世间念佛的人多,而能往生西方成佛的人少,这是为什么?”
答:真正信佛学佛的人必须要做到明信、正信佛教,要有坚定的信心,才能于学佛之中得到真实利益。佛在《华严经》中说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成功之母,是回归自性,大修功德之源泉,佛法无边,唯信能入。这里有五个原因:
一、口虽念佛,而心怀不善,因此不得往生。
一天到晚胡思乱想,那个人是最没有福报的人,肯定还是继续搞六道轮回。不知道自己有过失的人,他自以为没有过失,这样的人无论学世法、佛法,决定没有进步可言。
奉劝世人,既然念佛,就要依照大般涅槃经卷第六:四依法(或四依四不依)为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行持。
从现在起,一定要断恶修善。断恶,从念头上断,对一切人事物,不能有一个恶念,我们才有把握往生。这样才是真正念佛的人,一定得成佛。
二、口虽念佛,心中却胡思乱想,因此不得往生。
奉劝世人,念佛的时候,按定心猿意马,字字分明,心心照管。《宗镜录》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藕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云: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二、口虽念佛,心中却胡思乱想,因此不得往生。
奉劝世人,念佛的时候,按定心猿意马,字字分明,心心照管。《宗镜录》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藕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云: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三、口虽念佛,而心中只愿求现世身体健康、一生平安、来生的冨贵、来世不失人身。人身到底有多难得?
人身难得,佛有几个比喻:盲龟浮木;须弥穿针;光壁撒豆,颗粒难留;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已得人身不念佛,如入宝山空手归。漫漫人生,滚滚红尘,究竟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呢?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一旦无常至,方知梦中人。”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康、一生平平安安、生活幸福美满,但灾难和不幸每天都发生在人间,说不定那天灾难也会降临在自己身上。有的人拼命追求财富,到头来却两手空空。
曾经的百万富翁,也可能流落街头。即使贵为帝王,也可能一夜之间变成草民,曾经的美艳少年,也可能顷刻间毙命。
这不符合佛心,佛指引你生西方,你却自己不愿意往生,因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凡是念佛的人,都要决心求往生,不要怀疑。况且即使像天宫那样的富贵,福报享尽,也还是要堕落的。
四、我们虽然学佛往往对佛、对菩萨没有真正的信心,学佛是半疑半信。如果真的学佛了,还去找鬼神吗?还去算命、看相、看风水?还去搞这个吗?搞这个,换句话说,就是根本不相信佛菩萨。我们学佛的时间不短,读诵的经文也不少、念佛也不少,对佛菩萨确实没有信心,还要求吉凶祸福,这个心里面夹杂,不干净,那么对於你这个利益就有很大的损失。利益是什么?利益是「清净心」,在我们净土宗是「一心不乱」。
五、多数念佛人不能往生,都是被冤亲债主害了。本来都是可以去的,临终又哭又闹,把他搞得一塌糊涂,心搞乱掉了!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真的是你想修行想走,硬就是把你拉回来,这个太可怕了!
这不符合佛心,佛指引你生西方,你却自己不愿意往生,因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凡是念佛的人,都要决心求往生,不要怀疑。信愿行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藕益大师云: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是深信、切愿、力行为要耳。
修信愿求往生离不开熏修经教……然后昼夜善思维,信中有愿,愿中有行,念念求往生,时时与弥陀沟通,全身心交给弥陀,努力坚持到命终,感得弥陀接引。
◎问:释迦牟尼佛是怎样成佛的?
答:蕅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里面,明白地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
佛在《佛说阿弥陀经》上说,他老人家自己是念阿弥陀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得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
◎问:念佛念到心平气和时,常常流眼泪,从内心涌出很多悲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答:这种情形,佛在《无量寿经》上说过,这是过去生中的善根发现。由此可知,你过去生中曾经修学过这个法门,但没有认真,所以没有成就,还是六道轮回;这一生又遇到了,内心自然有这种惭愧的意念,所以才有这些现象。
◎问:生在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呢?   
答:极乐世界的好处多得很。根据《佛说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生在那里的人都是从莲花里化生出来的,并不是肉骨凡胎。
他们想吃什么食物就有什么食物,想穿什么衣服就有什么衣服。住的是玉宇琼楼,都用金银宝贝建筑而成的。
想到什么地方去,不论多么远,立刻就能到,不用坐车坐船。
那里没有灾荒,没有疾病,没有老少,没有冷热。并且一生到那里,就永远活着,不会死亡,终日能听到阿弥陀佛说法。
◎问:到了极乐世界算成了佛吗?
答:那还不算成佛,但总是决定可以成佛了。因为生到极乐世界,已超脱了六道轮回,永远可以不死了。
既然生到那里,就无忧无虑,不饥不寒,自然可以安安稳稳修行,并且常和阿弥陀佛在一起,可以听佛说法。这样,时间长了还愁不成佛吗?
◎问:学佛的人除了念佛以外,是不是还要念经?念咒可以吗?
答:经。念也好,不念也好,可以随各人的忙闲和力量,不必勉强。   
佛经上的咒叫做陀罗尼,人人都可以念。不过也不如念佛要紧。旁门外道的咒很多,都是任意胡凑,念了毫无用处。就是佛经上的咒,也要有人传授才好,否则,容易把字音读错,失去效益。
总之,经、咒都可缓念,都以少念,最要紧的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88

主题

378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 19: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劝人念佛好,还是也可以劝人念其他经论?
答:劝人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经》,这个不会有错误。劝人念其他经论就有一点问题。什么问题呢?怕那个法门不契机。就好像人家害病的时候,你介绍药给他吃,这要负责任的。
你对病情不了解,对药性也不知道,只看到那个人生病吃这个药好了,这个人也生病了,赶快把这个药给他吃,他害的病不一样,这一吃吃死了,那你要不要负责?这不是容易的事。  
「阿弥陀佛」可以介绍,那就是他适应的能力很广泛,什么病都可以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问:念佛可以消灾免难,增长福报,为什么念佛很多年了,还会生病呢?
答:生老病死就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是人生的实相。念佛了,还会生病,这是自然的,就像念佛了,我们还会饿、还会冷一样。
我们旷劫以来,具足贪瞋痴慢疑,不知造了多少业,伤害了多少生命,今生的身体,就是我们的业报之果。
《华严经》上讲得很清楚,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带得走。什么东西能带走?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的这些善业、恶业,善业感三善道,恶业感三恶道。你一定要觉悟,三恶道不好,不去,三善道好,你要贪着,你就坏了,你不知道三恶道跟三善道是平等的,它从哪里来的?业力变现的。
业力变现起什么作用?消业障,三恶道是消恶业的业障,三善道是消善业的业障,全是业障。你真正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晓得善因、恶因是平等的,三善道跟三恶道也是平等的,都不是真的,都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不可得里头你一定要以为有可得,累死了,这就叫妄想、分别、执着。什么时候你真正觉悟,它是空的,它不存在。
我们生在娑婆世界,身由四大假合,心也是业力牵引,怎么能不生病呢?佛来娑婆示现,也示现生老病死,他不是把这里变成不会生病的地方,而是要告诉我们生老病死的真相,让我们看清轮回的本质,然后念佛离开娑婆,往生成佛。
我们虽然会生病,但能遇到佛法,病苦,反而成了求解脱的动力。所以,会不会生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病苦中体会无常,厌离娑婆,求生净土。
保佑 加持篇
◎问:求佛菩萨保佑我们平安、发财、健康能吗?
答:求佛,是向内祈求,向自己的自性弥陀祈求。通过读经论明白道理后,如理如法修行, 将无始劫来的贪瞋痴三毒烦恼先舍掉,恢复本来的佛性,离开生灭法亦不一定找得到不生不灭清净自性,会显现出不可思议殊胜的佛力加持。
求佛,并不是求佛菩萨保佑我们平安、发财、健康,而是求他老人家引导我们离苦得乐永出轮回之苦。
◎问:学佛的人是不贪图财宝和势力吗?
答:真正学佛的人是不贪图的。你想,释迦牟尼佛抛弃了一国的太子不做,无数的金银财宝不要,他可是贪图钱财势力的吗?学佛就是学佛的思想,学佛的行为,自然也不该贪财图势了。
不过,要知道,干一点有益于大众的事业,用自己的精神或劳力,换几个钱以养活自己和家庭,这不算是贪财。
问:磕头求愿,能保佑我吗?
答:①这个世间,很多人迷惑颠倒,跑到佛菩萨塑像面前烧香、磕头、许愿,“佛菩萨,你保佑我平安”。它听也听不到,它怎么保佑你?
②有不少人求佛菩萨保佑,他用什么方法求?用贿赂。他到寺庙去许愿,跟佛菩萨谈条件,“我供养你多少,你保佑我发财,然后我再来还愿,我再供养你多少”。跟佛菩萨讨价还价,谈条件,佛菩萨怎么会护念你?
③要得佛菩萨护念,给诸位说,没有条件,就看你是不是认真去做。怎样去做?依教奉行。佛教导你的,你真发心,真肯去干,不顾一切后果,你就得诸佛护念。
④你能依教奉行,你得到身心安稳,你得到清净平等,这是真的加持。不是烧香礼拜、磕头求愿,你保佑我,那叫迷信。迷信,佛教怎么能传二千五百年?可是今天真的是迷信,它本来是智慧,现在变成迷信。智慧的教育,能传二千五百年;迷信,恐怕二十五年都传不下去,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问:您是否当面错过了佛菩萨?
答:很多朋友都问过我,你念了多年的佛了,念佛有没有感应?我说当然有啊,他们就会说是见到佛菩萨了还是看到放光了,闻到香味了?唉!我听了总是替他们感到有些遗憾。老实念佛这四个字做起来有多难啊!对佛菩萨的加持和摄受又有多么大的误解啊!
我们的每一念虔诚持念佛菩萨名号的心和行都在与佛菩萨进行着感应道交,时时刻刻都会得到加持和摄受!
◎问:如何能得到佛菩萨加持?
答:在善信众中,经常听到“祈愿佛菩萨加持,请师父加持”等祈愿。
何为“加持”?“加”是佛菩萨把他们善良的祝愿,或者成就的功德、福报赐予我们;“持”,好比我们用手接过来,捧起来,保持住。
加持,既要有佛菩萨之“加被”,又要有自己至诚之“受持”,才能感应道交,内因外缘缺一不可。
我们遵从经典上的教诲,把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统统修正过来,这就是佛菩萨保佑,这就是佛菩萨加持。
其实,“加持”是借佛菩萨为外缘来启发我们自心深处的佛性。众生内心有佛性,佛菩萨为外缘,要靠信心、希求心为天线,把二者相连。
◎问:如何才能得佛菩萨加持?
答:我们的修学、教化,一定要得佛力加持,不得佛力加持,经教义趣你不懂,别人给你讲你也不懂,说、听都要得佛力加持。
     往生不是靠自己,完全靠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我们一心称念也要求佛加持,佛不加持,我们一生不容易成就,心不颠倒更要求佛加持。
经教要能看得 懂、看得深入,靠自己不可能,一定要靠佛加持。我们在讲台上,能把经讲得清楚、明白,也不是自己能力,得不到弥陀本愿加持,不可能!这个法门虽说是二力法 门,仗佛力加持得多、成分多,我们自己只具足深信切愿,依教奉行。其他的完全要靠佛力。
◎问:佛珠什么功效?
答:虽然现在佛珠日益扩大为一种佩饰的作用,也就是成为人们一种时尚的饰品,但佛珠本来不是这个功能,而是拨珠计数、念佛掇心的作用。
而手持佛珠念佛,一声佛号,拨一下佛珠,就可以有效地管好身口意三业,使不放逸。久而久之,就会远离贪、瞋、痴、慢、疑,就会有好的果报。
《佛说木槵子经》云:若想遣除烦恼障和报障,可用108颗木槵子(印度的一种植物,用其他材质也可以)串成念珠,念诵三宝名号,十遍、二十遍、百遍、千遍,乃至万遍。若能念万遍以上,众生听到此人的名字,生一念随喜心,“未来生处,常闻十善”。可见,一个人念的佛号咒语越多,功德越大,不但自己能得到加持,还可以为别人带去殊胜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88

主题

378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 19: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资粮 摄生三愿
◎问:净土三资粮是什么?
答:“三资粮”释义
修净土法门的人所应具备的三种资粮,即信、愿、行。信是相信西方确有极乐世界;愿是愿离这个苦世界;行是念佛名号,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毋令忘失。
往生西方净土要具备什么条件?须要具备信、愿、行之资粮。
修行者,既已信仰坚固,毫无动摇,而且发愿已定,紧接着即是念佛修行,达到妄想不生,念佛三昧,如此一来,往生净土必成!
◎问:弥陀摄生三愿是什么?
答:阿弥陀佛在因地发的四十八大愿中,直接关系到摄受众生的十八、十九、廿十愿。三愿:(十八)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十九)、(二十)“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
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问:打佛七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
答:“打念佛七”,就是举行七天专门念佛的修行活动。
这是净土法门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集中一定的时间,让大家放下一切外缘,集中全部精力,认认真真地念佛,清清净净地念佛,力争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所以,打念佛七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
这个是根据什么经典呢?主要就是根据《阿弥陀经》。
经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是持名念佛,持念佛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快的一天、两天就可以达到一心不乱,慢的六天、七天也能达到一心不乱;实际上更慢的是要几个“七“才能达到一心不乱,念佛七的最后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
出轮回篇
◎问:人死了后,灵魂再去转生,这事是真的吗?
答:怎么不真。自古以来,历史上记载死后转生和借尸还魂的事,不知有多少呢。就是现在,也时常有这一类的事情发生。你以为都是哄人的吗?
在中国的正史上,就有着相当丰富的轮回转世的这些例子。我们野史姑且不论,就论正史,都是国家君王都承认的正史上面,都有这样的记载。
讲到唐朝的诗仙李白,他后来转世到宋朝成为一个人,叫做郭祥正,这是出自《宋史》十帖三册四百四十四卷。还有南北朝时代的梁元帝,他的前生是一位出家人,他的名字叫眇目僧,这也是出自《南史梁纪》一帖三册八卷。还有天人转世的记载,例如出自《唐书》三帖二册二十七卷,就记载着唐朝的皇帝唐代宗,他是神人降胎来的。
◎问:有没有六道轮回?但不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答:你听说过六道轮回吗?我来说给你听。一般人所说的灵魂,在佛学上叫做神识。人的肉身死了,他的神识是永远不死的。那神识凭着他生前行为的善恶,或者升天,或者再转生做人,或者做阿修罗,或者变畜生,或者变饿鬼、或者入地狱,这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就叫做六道。等到这一道受报完了,再转入另一道去。
这样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来回轮转,永远没有停止的一天。人不学佛,谁都无法跳出六道轮回。
◎问:既然这个世界是个火坑,学佛又很费工夫,我们还不如直截了当弄点毒药把自己药死。这样,不是一了百了,立刻跳出火坑了吗?
答:你怎么能这样说呢?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这个世界虽然是火坑,只要我们大家肯发心学佛,是可以用我们的力量把它变成乐园的,这是佛教的积极精神。如果用寻死的办法,死后真的一切都完了,那倒未尝不可。应该知道,死后并不是一切都完了,以后还须要转生的。
◎问:我们凭着良心多行善事,不能跳出轮回吗?
答:那不行。行善的人将来能生到天道或人道享受好的报应,上面我也已经说过。可是这些享受是不长久的。要长久,就是脱离六道轮回;要脱离六道轮回,非学佛不可,单凭行善是不够的。佛看得很清楚,人到这个世间来,就是生死、生死,永远在搞生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轮回很苦!
◎问:你说的涅,是什么意思呢?
答:那两个字的道理很深,不容易拿俗话来说明。涅槃的意思,粗浅地讲,就是除尽了烦恼,到了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境界。佛为了教化世人,所以才出现世间,同世人一样的生活,等到教化的事办完了,佛就离弃肉身,回到原来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安宁的境界中去了,那境界就是涅槃。不知道佛的人,看见佛入了涅槃,就说佛死了,其实佛是永远不会死的。佛如果有死,那就和凡人一样了,还能算是佛吗?
◎问:临命终时,最后那一念临命终时如何供灯?
答:临命终时,你往什么地方去,决定在你临终最后那个念头。临终一念起贪心,饿鬼道去了;临终一念起嗔恚心,地狱道去了;临终迷惑颠倒,畜生道去了;临终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决定往生西方。
我们怎么能保证,将来最后这一念是阿弥陀佛?唯一的方法是自己要真修——不但要精进念佛,还要认真修福,这一点非常之重要。人不能没有福,福我们平常要修积,什么原因?凡是往生的人,无一不是大善大福,善福才能往生。  
《施灯功德经》中也说,临终时如果有灯,将得到四种光明,一是太阳的光明,二是月亮的光明,三是天人的光明,四是佛的光明。人死后会趋入可怕的黑暗境地,此时有一盏灯的话,真的是一种引路明灯。
在《药师经》中,讲到生病的人,要点49盏灯在佛前,这个灯可以指引他的神识的走向。
尤其是人在往生后的49天内,都要点灯,是给中阴身一个方向,告知他他往善道去投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88

主题

378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 19: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密三宗
◎问:什么叫净土宗,它的修法是怎样的?
答:佛教分为五宗,这个净土宗就是五宗里的一宗。它的方法就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
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在这个世界的西方,离这个世界很远,有一个世界叫作极乐世界,也叫作西方净土。
学佛的人应该祈求死后生到那个地方去。所以说求生西方净土。阿弥陀佛!
◎问:禅 净 密三宗的区别之处?
答:禅、净、密三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学禅从不思议处下手,直指当人本性,全仗自力。
净土以执持名号为重点,自力、他力兼顾。
密法着重身、口、意三密齐修,仗自力外,也仗他力。
故三宗下手方法不同,但归趣清净自心,彻证寂照本体,并无差别。禅之灵光独耀,净之一心不乱,密之当相即道,毕竟又有区别?
这就是所谓“归原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问:何谓修定的基础?
    答:人能守规矩,他的心是平静的;不守规矩的人,心是浮躁的,因为常常犯法,心里常常有恐惧感,他的心如何能定下来。
一个真正守法,守礼的人,没有过失,他的心是定的,所以这是修定的基础。「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佛家修学的枢纽就是在「定」,戒是手段,用这个手段来得定;心定了之后,智慧就现前。
◎问:禅定是什么?
  答:是外不着相,不执着一切境界相是为禅;是内不动心。禅定是修菩萨道者的一种调心方法,它的目的是净化心灵。所以佛教我们用禅定来对治自己的散乱心。
  ◎问:开悟是什么?
答:【迷惑没有了,你就开悟】迷惑罪苦,这都是心地的染污,要把它洗干净。净宗法门就是教我们老实念佛,用念佛这个方法把心垢洗干净。你要问,二六时中心里面只有佛号,有什么好处?头一个好处,你不造业了,你天天消业,你健康长寿;念久了,迷惑没有了,你就开悟。
念佛利益 念佛殊胜
◎问:念佛有什么利益呢?
答:念佛有六胜益:       
一、诸佛、菩萨护念。
二、弥陀住顶放光,念佛时自己跟阿弥陀佛的光接触,得佛光加持,诸天神昼夜冥加,护法神日夜保佑。恶鬼毒药,皆不能害,命里的灾难,自然化解。
三、过去生中造的罪业消除。冤家债主不来讨债了,有佛菩萨护法神保佑,他不敢来讨,另外希望我们修成度他。
四、气力充满,无诸横病。
五、睡觉不做恶梦,念佛人睡梦中恶鬼恶神不会来干扰、欺负你。
六、现在得人尊敬,临终西方三圣来接引。
◎问:佛号要怎么念才能够如法,才能真正收到念佛的功效呢?
答:念佛的功用是要把我们的真心念出来。真心是什么?就是所讲的菩提心,我们所说的清净心、平等心、觉而不迷的心。觉而不迷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怎样才能够念到清净心现前?一般人念佛确实很着急,因为念佛的时候杂念太多,功夫不得力,妄想太多,疑虑太多,与大势至菩萨在《楞严经》上跟我们说的念佛的标准有很大的差距。
大势至菩萨是念佛成佛的,他就是修念佛法门,也就是我们这个经上所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是修这个法门成功的,这八个字成就的。
他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念佛最高的指导原则。
都摄六根就是把妄念收回来,念佛的时候决定没有妄念,六根真的收摄住了,净念相继,用清净心念佛,一声一声不间断,这叫真念佛。
◎问:念佛法门殊胜吗?
答: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虽具足惑业之博地凡夫,但能信愿念佛,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纵已证等觉之高位菩萨,犹须回向往生,方可圆满佛果。是知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
◎问:这个法门既然是专给我们一般根机的人学的,想来那些有学问很聪明的人,自然不要学这个了?
答:那倒不然。这个法门看似容易,其实佛教各宗的一切法门已经都包括在内了。所以自古以来,有大学问的人,学这个法门的不计其数。
例如,在中国最先提倡念佛的晋朝慧远大师,以及后来的善导、永明、莲池、藕益、省庵、彻悟等大师都是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人,他们也一生专门念佛。可知念佛不单是愚夫愚妇、斋公斋婆的事了。
◎问:念佛既然比别的法门容易,将来的成功恐怕比学其它法门的要差一些吧?
答:哪有这种道理。不管什么事,难的未必便好,容易的未必就差。
比方治病吧,不管用什么药,都为的要把病治好。所以只要有效力能把病治好,那末,贵重的药也好,不值钱的药也好,都是一样有价值的。
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比方一服万病皆治的药。既然什么病都能治,又仅仅是单方一味,你想这味药的效力该有多大呢?
◎问:不知古今念佛往生的人多不多,怎么知道他是往生西方的呢?
答:《净土圣贤录》和《往生传》等书,记载往生的事实很多,并且叙述了往生时种种的情况。
大凡念佛的人到了临终时候,能自己知道往生的日期和时刻,预先沐浴更衣,和亲友从容话别,到临终的时候,一点痛苦都没有,依然向西坐着,合掌念佛,看见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来迎接他,他便满脸笑容地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88

主题

378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 19: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来迎接 梦里能不能去极乐
◎问:临终的人看见佛来迎接他。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答:阿弥陀佛曾发过很大的誓愿:凡一切众生诚心念佛,愿意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人临终的时候,佛一定来接他到极乐世界去。历来至诚念佛的人临终看见佛来接引,就是体现了佛的宏伟誓愿。
◎问:梦的来源是什么?
答:佛典善见律说梦的来源有四种,大智度论、毗婆娑论说有五种,内容所讲大同小异。
今用毗婆娑论的五种:
第一种、是由“诸病”:即身体上四大不调发生出来的病态,如身体在冷则梦水,身体感暖则梦火,即由生理关系而生梦。
第二种、是由“思惟”:即心理有所希求,因感情和思想的不安宁就生梦,略同前心理说中的观念复起及想像二说。
第三种、是由“曾更”:即前所经过留下来的习气,在梦中重演出来;凡人生的经验,都谓之曾更。
第四种、是由“当有”:这种、在现代科学没有讲到,所谓当有,就是将来要实现的事情,先在睡眠的梦中发现出来。
第五种、是由“他引”:由人心力底关系,所引生的梦,简名之曰“他引”。
他字所包括的很广,凡他心等关系皆属之。譬如母亲爱子的关系,心理上有种像磁石相引的力一样,子女远别,常常梦见母亲的现状。
◎问:为什么你梦里的内容说明了你能不能去极乐世界呢?
答:一个人到临命终的时候,他眼睛看不见了,眼识没有了,眼识先舍掉;耳朵也听不见了,耳识也舍掉,乃至于鼻舌身,第六意识也没有分别了,第七识这时候也没有执着了,统统舍掉。
当第六意识、第七识不能控制的时候,剩下来阿赖耶识里头的习气种子就乱发,这时候麻烦在哪里?
你阿赖耶里的习气,哪个习气力量最大的,它就先起作用。
所以,为什么教你平常要天天念佛,就希望阿赖耶里头的习气,这个习气最重,力量最大,将来临终时,它先发出来,领导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问:怎样才是真正往生的人呢?
答:哪些是真正往生的?不是说临命终时,八小时之后头顶上还热,那不算。为什么不算?生天头顶热,生欲界天就从头顶出去了,我们知道他到哪里去了?怎样才算是真正往生?临终的时候他很清楚、很明白,告诉身边的人:我看到阿弥陀佛,看到西方三圣他们来接引我,我走了。
这真往生,这绝对不假,这是真的!人断气之后靠助念往生,有,有能往生的,有不能往生的,能不能往生的关键是他自己。临终时大家带着他,希望他想起念佛,把信愿行发出来,他真往生。
发愿 许愿 回向 清净心 本性
◎问:发愿和许愿有什么区别
答:任何去过寺庙的人对许愿、还愿这件事都不陌生,甚至这已经成为宗教活动的标志性目的。大凡遇到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都会去佛菩萨面前许下愿望,如果事后灵验,便虔诚的按照之前许愿时的约定还愿。
[发愿]简单的理解就是——我希望通过我的某些行为达到某种结果,请求佛或菩萨们护助,协助我圆满这个愿望。前题是这个行为和所希望的结果是符合道理的。
[发愿]和[许愿]的区别在于,[发愿]以行为为因;[许愿]以结果为因。
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然而却忘了是一种对生命的承诺,最重要的是要实践它。然而总是比容易,因此常常有人说了一大堆,却完成不了一件事,这就叫做发空愿
许愿还愿是世俗的说法。许愿这个过程和经济社会里签订合同没什么区别,基本原理都是按合同约定办事,然后得报酬(当然,有时也会先预付些香火钱)。说白了也就是个相互利用的关系。
这样的许愿和还愿无论看似多么的虔诚,无疑是对佛教的亵渎,对佛菩萨的亵渎。所求‘灵验’者,无非也只是因缘巧合,实在与佛菩萨加持无关。
佛教经典里你是找不到[许愿][还愿]这两个词的,但是会经常见到[发愿]这个词。
◎问:回向有什么意义?
答:回向(梵语parinama),又作回向、转向、施向。意谓回转自己所作的功德善根以趣向菩提,或往生净土,或施与众生等。如旧译《华严经》卷十五〈十回向品〉所说(大正9·495a):“此菩萨摩诃萨修习一切诸善根时,以彼善根如是回向,令此善根功德力,至一切处。”《无量寿经》卷下云(大正12·272b):“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
做功德要回向,做事情也要回向。我们做任何事都不求回报,就是回向。如果有要求,求回报,想得到一些好处,这样统统都是发心不纯正。发心一定要纯正。不求回报地去付出,这才是菩萨的行为,这才叫回向。
◎问:念经、念佛怎样回向?拿什么功德回向呢?
答:念经、念佛的同修们每天做完早晚课,都懂得要把念经、念佛的功德,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和一切有情众生及冤亲债主,可是问题是:你拿什么功德回向呢?念一卷经、念几声佛号, 心乱如麻,想了这个想那个,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情什么都不想干,就拿这些‘功德’回向吗?
你念经、念佛的时候,你的心应跟经融合成一体,古人讲的“随文入观”,这就有功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88

主题

378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 19: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佛法里面对于回向非常重视吗?
答:佛法里面对于回向非常重视,为什么要回向?回向是破执着,你就晓得这个很重要!
我们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一生当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业,都回向给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上报四重恩是回向给对我们有恩德的人,下济三途苦是回向给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 
常念三宝恩、常念众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国家恩,这是我们回向偈上天天念的上报四重恩 
一个人能常常念恩,德行就会愈积愈厚,我们常讲积功累德,这是累德。
这个下济三途苦,是叫我们看现代的人,造了这个业因,但还没有堕落下去的,我们可以帮他忙;已经堕下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去的,就没法子了。
回向偈我们天天都念,从哪里下手?要怎么做法?上报四重恩就要从孝亲尊师这里做起,下济三途苦就要从慈心不杀做起。 
做的善事统统回向,就是还无量劫来一切众生的债。
把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功德,都送给一切众生,这叫回向。普皆回向,是把心量拓开;心量拓开,就可恢复自性。
◎问:清净心是什么?
答:清净心是一切功德的源泉。我们的所行是善业和恶业的关键在于其心清净与否。清净为本质善业,无论是诸佛菩萨,还是慈悲和智慧,皆属清净之相或清净之心,无有不清净的善业和功德,所有的善业和功德来自于清净与清净心。
清净心没有得到你没有修行。你有信、有解,懂得,天天听经学教,你没有行,没有行就没有证,换句话说,这一生去不了极乐世界,这个要注意。多少念佛人到最后不能往生,怨天尤人,怪佛说话不灵。佛讲清楚了,我们自己没听懂。大乘经上常说,心净则佛土净,这是往生的真理。清净心对修道人很重要。经上说:心净则佛土净。
◎问:智慧是什么?智慧怎么求?
答:智慧是定心的起用,换一句话说就是清净心起作用,那就是智慧。我们今天妄想、执着、分别、烦恼很多,就是心不清净,所以看人、看事、看物,虽然在面前,往往看错,想错,说错,做错,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心不清净。
佛教给我们要修行。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都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的智慧、德能、才艺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
可是现在诸佛菩萨智慧、德能流露在外面,我们的智慧、德能到那里去了呢?用现代话来讲就是已经被「污染」了。
◎问:本性是什么?  
答:佛是谁?佛是自己的本性。现在一般人听到佛,总是以为释迦牟尼佛,错了,不是这个意思。
释迦牟尼佛见性了,他叫佛;你见性了,你也叫佛;他见性了,他也叫佛。谁明心见性,就称谁为佛,是这个意思,但是最重要的自己是佛。你见性了,你跟释迦、跟弥陀没有两样,是一不是二,那就是佛之知见。
恭敬 慈悲 智慧 净业 菩提
◎问:恭敬心是什么?
答:“真诚、恭敬”这四个字重要,这四个字是开悟的秘诀。开不了悟没有真诚心、没有恭敬心;还带着怀疑,这个人就可怜,这个人就苦了,他回不了头来。
学佛、学道、学圣贤,你能够得到几分,你能够学到多少,全在你的恭敬心之有无,有恭敬心,你就真得到,没有恭敬心,虽然围绕在阿弥陀佛身边,你什么都得不到。
◎问:慈悲心是什么?
答: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
有慈悲心的人,才能普度众生,才能成佛;佛说,自作善恶,自受其报。一念慈悲即是天堂,一念恶心即陷地狱;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怀慈悲行善,人安心安。
慈悲心不是情感,慈悲心是大乘菩提心,《大智度论》说: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
◎问:般若是什么意思?
答:般若作为一种使修行者解脱成佛入涅槃的智慧,在佛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大乘道体、大乘总纲,为五度眼目。
是一切大乘经典的根本,若不能了解般若,就难以了解其他大乘经典。所以古德云:“般若摄一切佛法尽。”《大智度论》也说:“般若能生诸佛,摄持菩萨,佛法即是般若。”
无论是天台、华严、禅宗乃至律宗、净土宗都要以般若作为主要因素,缺少般若无论哪一宗的修行,都不能圆满达成其理想的目标,犹如折翅鸟,终堕凡小。不离般若,一切所行皆是波罗蜜,必证无上正等菩提。
◎问:何谓净业三福?
答:一切菩萨成佛都以这三条(三福)作基础。不管你修学那一个宗派,那一个法门,如果没有将这个基础修好,都不能成就。净业正因者,共有三条: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这三条一共十一句,十一句就好比十一层大楼,后面的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后面就好像这个大楼一样,第二层一定包括第一层,第一层不见得包括第二层,因为第二层不盖可以。
这个基础就非常之坚固,第一是根本的根本,这一条做不到,后面统统都没有。我们要想成佛、成菩提,假如人都没有做好,怎么能成佛作佛呢?
◎问:菩提心是什么?菩提心是什么「心」?
答: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
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学佛要找到佛的根,佛的根是发菩提心。 菩提 是觉悟、智慧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88

主题

378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 19: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众生 如如不动 闭关
◎问:佛为什么念念为众生?
答:佛不是给人来拜的,佛是让人来学的。佛是大慈大悲的人,佛是念念为众生的人,是觉悟的人,是具有圆满智慧德能的人。是对于宇宙之间一切法无所不知的人,他觉而不迷,是个大智慧的人、大觉悟的人。
我们老老实实按照佛说的标准去做,就能成佛。有的人把佛看的神神秘秘的,以为,在佛前许个愿、烧一柱香,佛菩萨就会来保佑你,这就是迷信,不懂佛法的真实意义,这样学佛不能了脱生死。
佛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自己才是真正的佛,佛法的精髓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问:学佛你能如如不动吗?
答:学佛,我们的目的何在?就是想成佛。这个想法一点都不错,想归想,成佛可不是容易事情,要把三大类的烦恼断得干干净净,就成佛了。
你试试看,你能断得了吗?亲情你能看破吗?这最困难的。说你几句不好听的话,你能不生气吗?这都是考验!几句话不好听就发脾气了、就不高兴了,假的,不是真的,凡夫。
佛法是来真的,不是来假的。赞叹你就觉得很高兴,这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那个轻轻的小风一吹,你就动了。
你要练到八风吹不动,这个八风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切人事物的诱惑,你都能如如不动,这是真功夫。
◎问:为什么起心动念 无不是业 无不是罪呢?
答:起心动念、一切造作,用的是轮回心、造的是轮回业。佛肯定「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个个都可以立地成佛,只要你眼耳鼻舌身对着外面境界,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成佛了。惠能怎么成佛的?就这么成佛的;释迦牟尼佛怎么成佛?也是这么成佛的。
“南阎浮提”就是指我们这个地球。这个地球上的众生,确确实实举止动念都是在造业,都是在造罪,起心动念都不善,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这就是业、就是罪。
佛学千经万论,莫非就是谈论心、行、业、果。人的一切动作无不由心起,心可以带来社会的和乐;也可以造成社会的戾气。
◎问:佛教的闭关是什么?
答: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可能渊源于西藏佛教的长期洞窟修炼,当喇嘛随着蒙古王朝到了中国内地,闭关方式也日渐风行。《禅林象器笺》中说:“自入元,始有闭关之说。……自入明,乃有闭关学道之事。”
古代禅宗中流行一句话:“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可见对禅僧来说,必须等开悟后,才能有资格闭关。因为闭关修行需要一定基础,否则,闭上三、五年,不是一无所成,便是因为魔障,不能如期地完成原来的誓愿。
除禅宗之外,其他各宗派的研修者也常有闭关之举。如净土宗为了念佛修行,闭净土关;华严宗为了修法界观,读诵《华严经》,闭华严关。
在佛教中,有一种名为“闭生死关”最为感人,有些大修行人发大誓愿,愿于一生中了脱生死,所以令自己人生的最后几年或十多年在闭关生活中度过,直到自己觉得有了生死的把握才出关;如果没有把握,便誓不出关。
现在的丛林大寺院中,仍有一些修行僧在闭关修行,一般闭关的人有两种目的:一者,为了能集中精力阅读大藏经;二者,能够顺利专修某一法门。
所以,期限各不相同,有些数月,也有数年的。闭关者住的房子称为“关房”,一般都建在僻静处,关房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条件,如有小阳台能让闭关者晒到太阳,内有厕所等等。在闭关期间,以不出关房为原则。所以在关房外,必须有人护持饮食、医药等事,称为“护关”。
◎问:修行者是否需要经常闭关?
答:有些出家在家人不懂闭关的道理,我们初学佛也不知道,总是听到闭关的法师都很羡慕。
闭关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你的道业已经成就了,你已经到什么?到无学位了。老师告诉我,中国古时候有例子,「赵州八十犹行脚」,赵州和尚八十岁还到外面参学,还去学习。他为什么不闭闭关,享享舒服日子?不行,你自己道业没有成就。
所以闭关的条件是你的学问、道德圆满成就了,但是怎么样?没有法缘,没有人请你讲经,没有人请你教学。
古人都很谦虚,绝不向人说我的道业、学问有成就了,你们可以跟我学,没这个道理,说这个话多难为情!那怎么办?宣布闭关、住山,住山就是住茅蓬,不下山,这就是告诉大家,你们有问题可以到我这里来学。
另外有一种人,就是道业虽然没有成功,也有资格闭关,他有名气,这是虚名大了,走到哪个地方看你的人太多,自己修行的时间都没有,关门自己修,外面拒绝。
这两个条件。如果不是这两个条件,怎么可以称为闭关?这个不能不懂。
持戒 受戒
◎问:学佛必须得持戒 受戒吗
答:戒律是要改正我们错误的习惯,让我们的人格提升为佛格。我们学佛,也就是学着改正自己错误的习气,学习佛的所思、所行、所言。
若是不受戒、不持守戒律,怎么能算是学佛呢?
所以受戒、持戒,不但是学佛实行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问:何谓持戒?
答:持戒就是守法、守规矩;守法这一个理念,范围是无限的深广。
佛是我们的老师,老师在经典里面的教诫是法,都得遵守。
除了老师的教诫之外,世间的法律要遵守,国家的宪法要遵守,法令规章要遵守,社会的道德要遵守,风俗习惯要遵守。戒律在今天来讲一定要了解它有很深远的含义,绝不仅仅限于戒条。
◎问:持戒修定的目的是什么?
答:持戒修定的目的是得清净心。有时候我们看到有一些持戒的人,戒律持得非常精严,但是他不能得定。
为什么不能得定呢?因为他分别、执着。看到别人破戒他心里不高兴,生气,无名火就起来了。
我们大家想一想这个人是真持戒还是假持戒?戒律持得再严,他已经犯了很大的过失,只可以说他这个戒律之严是修世间有漏的福报,他不是在学佛。因为学佛是要修定,他不能得定,因为他心里面的妄念太多。
所以六祖大师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就对了。我持戒,别人不持戒与我不相干,我修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88

主题

378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 19: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怎样才能戒住心不要动呢?
答:不过还要知道,对这五件事不但要戒住身子不去作,也要戒住心不要动犯戒的念头。就以戒偷盗来说吧,去偷盗或抢夺别人的东西,固然算偷盗,就是看见人家的东西,心里想着,怎么可以拿来算自己的,这也是偷盗。其它四戒都是这样。
你不要以为我不过这么想想,并没有去实行,又没有别人知道,还怕什么呢?不知心里一来念头,就种下了因,将来早晚定要结果的,怎么可以不加小心呢?
◎问:贪痴慢疑是什么?
答: 贪五欲,即:财、色、名、食、睡;贪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而不肯舍弃。
遇到不顺意的事情,就发怒气。
整天昏昏迷迷的,不明白事理。
高傲自大,轻慢他人。
对真实存在的事物,真实的道理,犹豫不定,似信非信。
凡夫烦恼虽然多,总离不开“贪、瞋、痴、慢、疑”五大类,再加上一个错误的看法,六个根本烦恼,法相宗《百法》里面所说的,六个根本烦恼,都得到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学“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怀疑”。
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火烧功德林。火是瞋恚、发脾气,功德是清净心、是戒定慧,你一发脾气,清净心就不见了。
◎问:化解恨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答:中国古人说得好,“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换句话说,顺境善缘少,逆境恶缘多。
尤其是现在的社会,很客观地来说,大概逆境恶缘,在我们人一生当中,恐怕要占大多数,顺境善缘顶多只能占一少数。不成比例!
瞋恨心是一种心态,会使你觉得周围每一个人都不怀好意,都是敌人。事实上他们真是你的敌人吗?不见得!可能有小部分是,但大部分应该不是。
可是当你用瞋恨心去看待周围的人、事、物,就会觉得他们都不怀好意。这种情形就像一个人戴了有色的眼镜去看世界,那么世界就都变了色。
业障 罪业 怨结 忏悔 冤业病
◎问:口业是什么?
答:由口而说的一切善恶言语。口业里有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妄语包括谎言、恶口(即骂人的话)、两舌(也是不实之言,即对人三面两刀,挑拨离间之类)、绮语(即淫秽的语言,或者其他无礼仪不正经的语言)。
◎问:业障是什么?
答:业障在于自心的执着,如果我们对相上不执着、不分别,那么,我们内心里面的业障就不存在。什么事情看不开就会有业障,要是什么事情都看得开,那么业障就不存在。
消业障平素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做,否则临终时业障现前,真的是连神仙都帮不上忙。阿弥陀佛!
◎问:罪业是什么?
答:罪业就是起心动念,就是打妄想。由此可知,学佛人他学什么东西?就是把妄想去掉而已。妄想去掉,心就定,心就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
罪业要想去除,必须忏悔。不忏悔的,无法去除罪业。这个分为有针对性的事项忏悔和同性的理上忏悔。  
《地藏经》上讲得清楚,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罪业就是起心动念,就是打妄想。
◎问:怎样才能把怨结解开呢?
答:要解这个怨结是很费事的。能不能解得开?能,一定要真正依照经典的道理与方法去修行,不是念几部《地藏经》就行了,那不管用。《地藏经》的作法非常有效,婆罗门女与光目女以勇猛精进修学证果,去帮助死后堕在恶道的家亲。
《地藏经》时说得很清楚,地狱只有两种人能见得到,一种是造作地狱罪业去受果报,一种是菩萨去度化众生。
婆罗门女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光目女念到“功夫成片”,以这个功德回向给他们,怨结就解开了。不是念几部《地藏经》就行了,没那么轻松容易。你要是没有这个功夫,怎么超度他?
◎问:忏悔有什么意义?
答:忏,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悔是后悔,改过自新。忏悔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生起悔过之心,痛改前非,保证永不再造。
一个人有缺点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没有悔过之心。忏悔不单是嘴中说,更重要是行动,所谓身口意皆应忏悔。  
◎问:未学佛之前,已经造了不少业,应该怎么忏悔?怎么忏除业障?
答:忏悔不应该每天在佛菩萨面前把自己所造的罪过说一遍给菩萨听,这不是忏悔,这是再造罪业!
因为虽然你的身业没有造,但是你的口业在那里念念有辞,口业造了,你心里想一遍就造了,不但口业造了,连意业也一起造了。
想一次又造一次,阿赖耶识里罪业的印象就跟着加深一遍。本来要忏除罪业,却天天把罪业再增加一次,到什么时候才能把罪业忏除!
那么,怎么样忏除罪业呢?那就是不要去想它,老实念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藏莲社

GMT+8, 2024-3-29 20:15 , Processed in 0.0700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